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第10-16页
 一、 虚拟财产的概念第10页
  (一) 广义的虚拟财产第10页
  (二) 狭义的虚拟财产第10页
 二、 虚拟财产的特征第10-16页
  (一) 存在形式的虚拟性第10-11页
  (二) 特定依附性第11页
  (三) 客观存在性第11-12页
  (四) 可以同现实世界发生联系第12页
  (五) 具有经济上的价值第12-13页
  (六) 合法性第13-14页
  (七) 存在时间上的有限性第14-16页
第二章 虚拟财产的属性第16-25页
 一、 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第16-19页
  (一) 学界对虚拟财产是否属于财产的争论第16-18页
  (二) 虚拟财产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第18-19页
 二、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第19-24页
  (一) 有关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六种学说及其评价第19-23页
  (二) 虚拟财产权是一种新型的物权第23-24页
 三、 虚拟财产的权利归属第24-25页
  (一) 网络游戏运营商与玩家对于虚拟财产权利归属的争议第24页
  (二) 虚拟财产的权利应该归属于游戏玩家第24-25页
第三章 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域外立法例第25-31页
 一、 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域外立法例介绍第25-28页
  (一) 美国立法例第25-26页
  (二) 韩国立法例第26-27页
  (三) 日本立法例第27页
  (四) 我国台湾地区立法例第27-28页
  (五) 我国香港地区立法例第28页
 二、 对域外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评价第28-31页
第四章 我国目前的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及分析第31-41页
 一、 我国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现状介绍第31-35页
  (一) 我国没有明确的立法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第31页
  (二) 网络游戏玩家的虚拟财产极易受到侵害但是很难得到法律保护第31-35页
 二、 我国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现状的具体原因分析第35-41页
  (一) 虚拟财产的相关属性不明确造成立法上的困难第36-37页
  (二) 传统观念对于虚拟财产缺乏重视第37页
  (三) 虚拟财产受到侵害时在调查取证上比较困难第37-38页
  (四) 虚拟财产受侵害案件的特殊性导致司法效益很低第38-39页
  (五) 我国的网络游戏实名制存在漏洞第39-41页
第五章 我国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初步设想第41-43页
 一、 立法规定虚拟财产的相关属性并加以法律保护第41-42页
 二、 健全网络游戏实名制,合理分配玩家和游戏运营商的举证责任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个人简历第47-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成年人监护制度
下一篇:“解百纳”商标案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