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车载卫星电视天线自动对星系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12-16页
   ·自动对星原理第12页
   ·通信卫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计算第12-13页
   ·移动卫星电视接收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第13页
   ·系统组成第13-16页
第三章 机械机构部分第16-22页
   ·电动机选择第16页
   ·交流伺服电动机介绍第16-19页
   ·交流伺服系统的两种先进控制方法第19-20页
   ·伺服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第20-21页
   ·转向机构设计第21-22页
第四章 单片机控制部分第22-34页
   ·系统控制电路硬件设计第22-30页
     ·80C196MC 单片机第22-24页
     ·键盘显示电路第24-25页
     ·波形输出控制电路第25-26页
     ·电流检测第26-27页
     ·双口RAM IDT7130第27-28页
     ·看门狗第28-29页
     ·串口芯片第29-30页
   ·电子罗盘第30-31页
   ·GPS 接收机第31页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31-34页
     ·主单片机软件设计第31-33页
     ·从单片机软件设计第33-34页
第五章 卫星天线跟踪方式第34-42页
   ·天线跟踪必要性第34页
   ·天线自动跟踪技术发展概况第34-35页
   ·几种基本的自动跟踪系统第35-37页
     ·程序跟踪第35页
     ·步进跟踪第35-36页
     ·单脉冲跟踪第36-37页
     ·圆锥扫描跟踪第37页
   ·几种跟踪方式的简单比较第37-38页
   ·圆锥扫描基本原理第38-41页
   ·影响系统性能的有关问题及分析第41-42页
     ·波束偏角第41页
     ·圆锥扫描频率第41-42页
第六章 交流伺服系统控制方式第42-60页
   ·PID 控制简介第42-44页
   ·模糊控制简介第44-50页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第44-45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5页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第45-46页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第46-49页
     ·模糊量的去模糊化第49-50页
   ·交流伺服系统控制方式第50-54页
     ·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第51-52页
     ·电流环第52-53页
     ·速度环第53-54页
     ·位置环第54页
   ·模糊自调整PID 控制第54-57页
   ·模糊自调整PID 控制仿真第57-60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60-62页
致谢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研究成果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用户OFDM系统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下一篇:认知无线电场景中信道状态信息估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