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综合评估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损伤的概念与损伤模型参数化 | 第16-17页 |
·基于静力测试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7-18页 |
·基于动力测试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8-20页 |
·基于智能算法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20-23页 |
·结构损伤识别发展趋势 | 第23页 |
·结构损伤识别存在问题 | 第23-2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 第27-52页 |
·传感器优化布置概述 | 第27-31页 |
·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意义 | 第27-29页 |
·动力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数学描述 | 第29-30页 |
·传感器优化布置存在问题 | 第30-31页 |
·传感器优化布置理论方法 | 第31-38页 |
·传感器优化布置算法 | 第31-36页 |
·传感器优化布置评价准则 | 第36-38页 |
·模态缩聚与扩展算法 | 第38-41页 |
·模态缩聚算法 | 第38-39页 |
·模态扩展算法 | 第39-41页 |
·基于能量系数-有效独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算法 | 第41-43页 |
·算例分析 | 第43-50页 |
·模态分析 | 第43-44页 |
·模态振型的选择 | 第44页 |
·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 | 第44-46页 |
·方案评价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动力参数法损伤识别研究 | 第52-88页 |
·理论基础 | 第52-56页 |
·传统方法 | 第56-60页 |
·固有频率 | 第56-57页 |
·曲率模态 | 第57-59页 |
·柔度矩阵 | 第59页 |
·模态应变能 | 第59-60页 |
·基于灰关联曲率绝对差的损伤诊断指标 | 第60-63页 |
·数值模拟 | 第63-86页 |
·损伤工况设计 | 第63-64页 |
·损伤识别结果分析 | 第64-76页 |
·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 第76-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基于模型修正的损伤识别 | 第88-123页 |
·反问题概述 | 第88-92页 |
·反问题数学描述及分类 | 第89-90页 |
·力学系统的反问题 | 第90页 |
·反问题难点 | 第90-92页 |
·模型修正方法及关键问题 | 第92-97页 |
·常用模型修正方法 | 第93-95页 |
·模型修正关键问题 | 第95-97页 |
·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损伤识别 | 第97-111页 |
·损伤识别数学模型 | 第98-99页 |
·克隆选择算法 | 第99-111页 |
·数值算例 | 第111-122页 |
·计算说明 | 第111页 |
·算例分析 | 第11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五章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 | 第123-150页 |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第123-130页 |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 第123-126页 |
·常用的几种神经网络 | 第126-130页 |
·损伤识别的神经网络 | 第130-132页 |
·识别原理 | 第131页 |
·主要影响因素 | 第131-132页 |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结构多级损伤识别 | 第132-139页 |
·数值分析 | 第139-149页 |
·测点布置 | 第139页 |
·损伤报警 | 第139-140页 |
·损伤位置识别 | 第140-145页 |
·损伤程度识别 | 第145-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六章 刚构-连续梁桥健康监测研究 | 第150-178页 |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模型 | 第150-153页 |
·金水沟特大桥动载试验 | 第153-164页 |
·动载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 第153-154页 |
·动载试验的测点布置 | 第154页 |
·动载试验仪器设备 | 第154-155页 |
·动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55-164页 |
·金水沟特大桥健康监测方案设计 | 第164-173页 |
·设计原则及要求 | 第164-165页 |
·监测项目 | 第165-166页 |
·监测仪器的选择及测点布置 | 第166-169页 |
·健康监测综合系统设计 | 第169-173页 |
·金水沟特大桥损伤识别研究 | 第173-176页 |
·损伤位置的设定及模态选择 | 第173页 |
·损伤识别结果分析 | 第173-176页 |
·方法比较 | 第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176-178页 |
第七章 基于区间可拓理论的桥梁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 第178-195页 |
·桥梁结构损伤分类及影响 | 第178-180页 |
·损伤分类 | 第178-179页 |
·损伤影响 | 第179-180页 |
·常用的桥梁综合评估方法 | 第180-182页 |
·桥梁综合评估中的区间可拓理论 | 第182-189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182-183页 |
·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 | 第183-184页 |
·区间可拓评价理论 | 第184-186页 |
·专家权重 | 第186-189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189页 |
·工程应用 | 第189-194页 |
·现场外观检查 | 第190-191页 |
·状态评估 | 第191-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194-19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5-198页 |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195-196页 |
·研究展望 | 第196-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198-2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10-211页 |
致谢 | 第211-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