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基于正交风险分类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7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现状第9-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系统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综述第12-15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6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安全风险定量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原理第17-25页
   ·概念界定第17页
   ·时间性第17-18页
   ·数据特征第18-19页
     ·失效计数数据第18页
     ·失效间隔时间数据第18-19页
     ·两类数据之间的转换第19页
   ·安全风险定量分析基本理论第19-24页
     ·符号和术语第20页
     ·可靠性理论第20-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定量预测模型第25-49页
   ·模型特征与性质第25-27页
   ·指数失效时间模型组第27-38页
     ·Jelinski-Moranda de-eutrophication模型第27-29页
     ·非齐次泊松过程NHHP模型第29-31页
     ·Schneidewind模型第31-34页
     ·基本执行时间模型第34-36页
     ·超指数模型第36-37页
     ·其它指数模型第37-38页
   ·Weibull和Gamma失效时间组模型第38-41页
     ·Weibull模型第38-40页
     ·S-型可靠性增长模型第40-41页
   ·无限失效模型第41-46页
     ·Duane模型第42-43页
     ·几何模型第43-45页
     ·Musa-Okumoto对数泊松模型第45-46页
   ·贝叶斯模型第46-48页
     ·Littlewood-Verrall模型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安全风险预测能力提升方法设计与验证第49-64页
   ·模型预测效果的评价方法第49-53页
     ·预测值和实际值递归比较的基本思想第50-51页
     ·序列似然度比率第51-52页
     ·U-图和Y-图第52-53页
   ·运用缺陷分类提升评估能力第53-63页
     ·缺陷概述第54页
     ·正交缺陷分类第54-59页
     ·实例分析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结合缺陷类型的相对风险估计框架设计与验证第64-81页
   ·数据收集与分类第65-67页
     ·建立数据收集机制第65-66页
     ·定义数据格式第66页
     ·缺陷数据预处理第66-67页
   ·模型的选用第67-68页
   ·模型参数估计第68页
   ·模型的比较与选择第68-70页
     ·基本原理第68-69页
     ·模型评价方法第69-70页
     ·最优模型的选择方法第70页
   ·应用实例第70-80页
     ·缺陷数据分析第70-71页
     ·模型参数估计第71-74页
     ·预测准确性比较第74-78页
     ·实验结果第78页
     ·结果分析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6 总结与展望第81-82页
   ·总结第81页
   ·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码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美元纸币关键信息的图像检测以及号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