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 第7-8页 |
·办公建筑的能耗特点 | 第8-10页 |
第二章 建筑天然采光的历史、意义以及天然采光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建筑自然采光的历史 | 第10-11页 |
·我国古代建筑自然采光 | 第10-11页 |
·西方古典建筑的自然采光 | 第11页 |
·建筑自然采光的意义 | 第11-13页 |
·节约能源,清洁无污染 | 第11-12页 |
·自然光有利于保持人的机体健康和活力 | 第12页 |
·自然光有利于提高人的学习、工作等行为效率 | 第12页 |
·自然光可以营造丰富和动态的建筑室内空间,愉悦人的心理 | 第12-13页 |
·国内外天然采光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 | 第13-14页 |
·国内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办公建筑的光环境要求以及采光现状 | 第15-20页 |
·办公建筑室内光环境要求 | 第15页 |
·我国现有办公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第15-16页 |
·办公室推荐照明照度标准 | 第16页 |
·办公室照明推荐均匀度 | 第16页 |
·办公室推荐室内反射系数 | 第16页 |
·我国办公建筑自然采光设计现状及采光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照度不够,均匀度差的问题 | 第17页 |
·严重的眩光 | 第17页 |
·过多的热量获得或损失 | 第17页 |
·采光设计不足的原因以及对策 | 第17-20页 |
·造成办公建筑采光设计欠缺的原因 | 第17-18页 |
·改进建筑自然采光设计的对策 | 第18-20页 |
第四章 与窗设计有关的天然采光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83页 |
·光环境分析软件的选择 | 第20-21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办公建筑的功能及布置形式 | 第21-22页 |
·模型房间的建立 | 第22-23页 |
·室内光环境模拟 | 第23-34页 |
·夏至 | 第23-28页 |
·冬至 | 第28-34页 |
·与窗有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83页 |
·窗地比 | 第34-41页 |
·玻璃透光率 | 第41-48页 |
·窗位置高度 | 第48-55页 |
·采光窗形状 | 第55-62页 |
·观景窗和高侧窗结合 | 第62-70页 |
·增加采光辅助构件 | 第70-83页 |
第五章 天然采光照明控制与建筑能耗分析 | 第83-98页 |
·人工照明辅助天然采光 | 第83-84页 |
·天然采光控制及照明节能 | 第84-85页 |
·照明节能与建筑能耗分析 | 第85-98页 |
·照明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86-94页 |
·综合照明和空调采暖的建筑能耗分析 | 第94-98页 |
第六章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及办公建筑自然采光设计原则 | 第98-103页 |
·综合分析模拟结果 | 第98-100页 |
·办公建筑自然采光设计原则 | 第100-103页 |
·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采光设计原则 | 第100-101页 |
·不同办公空间类型的自然采光设计原则 | 第101-102页 |
·不同结构类型办公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原则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论文发表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