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31页 |
·有害赤潮 | 第10页 |
·有害赤潮的危害效应 | 第10-12页 |
·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影响 | 第10-11页 |
·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1页 |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第11-12页 |
·赤潮对海洋旅游业的影响 | 第12页 |
·赤潮藻毒素 | 第12-15页 |
·麻痹性贝毒PSP | 第12-13页 |
·腹泻性贝毒DSP | 第13页 |
·记忆缺失性贝毒ASP | 第13-14页 |
·神经性贝毒NSP | 第14-15页 |
·西加鱼毒素CFP | 第15页 |
·赤潮毒素对细胞的毒性影响机制 | 第15-17页 |
·抑制细胞增殖 | 第15-16页 |
·对细胞DNA 的损伤 | 第16页 |
·对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 | 第16-17页 |
·对细胞骨架的损伤 | 第17页 |
·赤潮毒素的检测 | 第17-21页 |
·生物分析法(小鼠法) | 第18页 |
·化学分析法 | 第18-19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 | 第18-19页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 第19页 |
·细胞毒性检测技术 | 第19-20页 |
·免疫检测技术 | 第20页 |
·神经受体结合检测技术 | 第20-21页 |
·离子通道类毒素 | 第21-31页 |
·离子通道类毒素简介 | 第21页 |
·海洋中离子通道类毒素种类 | 第21-24页 |
·河豚鱼毒素TTX | 第21-23页 |
·海葵毒素AP | 第23页 |
·芋螺毒素NTX | 第23-24页 |
·钠离子通道类毒素的致毒机理 | 第24页 |
·离子通道类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24-31页 |
·细胞毒性检测技术 | 第25-29页 |
·利用生物传感器检测的技术 | 第29-31页 |
第二章 钠离子通道类毒素STX、GTX_(1,4)、GTX_(2,3)、TTX 对Neuro-2a 细胞的毒性效应研究 | 第31-5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Neuro-2a细胞的培养 | 第32页 |
·对Neuro-2a 细胞增殖力的影响测定 | 第32-33页 |
·对Neuro-2a细胞Na-K-ATP酶和乙酰胆碱酯酶TChE活性的测定 | 第33-34页 |
·对Neuro-2a细胞的膜通透性的影响测定 | 第34-35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46页 |
·STX、GTX(1,4)、GTX_(2,3)、TTX对Neuro-2a细胞增殖力的影响 | 第36-41页 |
·STX、GTX(1,4)、GTX_(2,3)、TTX 对Neuro-2a 细胞内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44页 |
·STX、GTX(1,4)、GTX_(2,3)、TTX对Neuro-2a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50页 |
第三章 钠离子通道类毒素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50-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Neuro-2a细胞的培养 | 第52页 |
·STX和TTX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2-53页 |
·织纹螺体内毒素含量的测定(细胞法) | 第53页 |
·织纹螺体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小鼠法) | 第53-54页 |
·赤潮藻毒素含量的测定(细胞法) | 第54页 |
·赤潮藻毒素含量的测定(小鼠法) | 第54页 |
·数据处理 | 第54-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63页 |
·STX 和TTX 对Neuro-2a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55-56页 |
·STX和TTX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 | 第56-58页 |
·两种检测方法分析织纹螺体内毒素含量及其比较 | 第58-61页 |
·两种检测方法分析赤潮藻毒素含量及其比较 | 第61-63页 |
·讨论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发表和完成文章目录 | 第79-80页 |
图目录 | 第80-82页 |
表目录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