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临床研究 | 第8-20页 |
| 一、病例来源 | 第8页 |
| 二、诊断标准、病例选择及疗效标准 | 第8-13页 |
| (一)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及分期标准 | 第8-10页 |
| (二)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0页 |
| (三)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0页 |
| (四) 病例剔除、脱落或中断标准 | 第10-11页 |
| (五) 病例选择步骤 | 第11页 |
| (六) 给药方案 | 第11-12页 |
| (七)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第12-13页 |
| 三、观察指标 | 第13页 |
| (一) 安全性指标 | 第13页 |
| (二) 疗效性观察 | 第13页 |
| 四、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 五、一般情况 | 第14-15页 |
| 六、结果与分析 | 第15-20页 |
| (一) 临床疗效 | 第15-16页 |
| (二) 实验室指标检测 | 第16-18页 |
| (三) 不良反应 | 第18-20页 |
| 讨论 | 第20-31页 |
| 一、祖国传统医学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0-21页 |
| 二、现代医学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 | 第21-25页 |
| (一) 病因学研究 | 第21-24页 |
| (二) 发病机理 | 第24-25页 |
| (三)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 第25页 |
| 三、方药分析 | 第25-27页 |
| (一) 方药组成 | 第25页 |
| (二) 治则及组方分析 | 第25页 |
| (三) 补阳还五汤的药理学研究 | 第25-27页 |
| 四、实验室指标与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系探讨 | 第27-28页 |
| (一) 血液流变学 | 第27页 |
| (二) 血脂 | 第27-28页 |
| (三) 一氧化氮 | 第28页 |
| 五、疗效及机理探讨 | 第28-31页 |
| (一) 疗效分析 | 第28页 |
| (二) 机理探讨 | 第28-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综述 | 第35-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