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家庭、婚姻道德论文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对鄂尔多斯地区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导论第8-13页
 (一) 选题缘由第8-9页
 (二)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视角第9-11页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1-12页
 (四) 主要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1.家庭第12页
  2.家庭教育第12-13页
  3.家庭道德教育第13页
二、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呈现第13-26页
 (一) 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的基本状况第13-15页
 (二) 植根于生活的道德教育第15-26页
  1.蒙古族的家庭道德教育观第15-18页
  2.蒙古族民族习俗中的道德教育第18-21页
  3.蒙古族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中的道德教育意蕴第21-23页
  4.蒙古族历史传说及民间文学中的道德教育意蕴第23-26页
三、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文化特色第26-31页
 (一)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特点第26-28页
  1.教育内容丰富、品德为先第26-27页
  2.教育理念凸显以身作则、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第27页
  3.教育方式随处取材、注重实际、不拘一格第27-28页
 (二)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第28-31页
  1.英雄崇拜第29页
  2.崇尚平等第29-30页
  3.敬老爱幼第30页
  4.务实达观第30-31页
  5.崇敬自然第31页
四、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思考第31-36页
 (一) 家庭道德教育与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第32-33页
  1.家庭道德教育与民族意识的形成第32-33页
  2.建功立业教育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第33页
 (二)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第33-35页
  1.借鉴家庭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做法,在实践中开展德育第33-34页
  2.借鉴家庭道德教育情境化的做法,在校园文体活动中渗透德育第34-35页
 (三)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对其他民族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第35-36页
五、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杉碱甲对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和谐型消费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