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风电产业发展及趋势 | 第11-12页 |
|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2-16页 |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2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数学模型 | 第17-29页 |
| ·概述 | 第17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等效电路 | 第17-22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分析 | 第19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等效电路及其能量流动分析 | 第19-22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2-27页 |
|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 ·旋转坐标系下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 ·电压跌落铁心饱和对DFIG数学模型的影响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并网前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29-50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29-32页 |
| ·空载时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9-31页 |
| ·空载时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并网励磁控制策略 | 第31-32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负载并网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32-35页 |
| ·并网前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MATLAB仿真 | 第35-49页 |
| ·风力机模型的搭建 | 第35-36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模型的搭建 | 第36-39页 |
| ·磁链观测器模型的搭建 | 第39-40页 |
| ·仿真结果 | 第40-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并网后的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50-68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不同风速下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分析 | 第50-52页 |
| ·最大风能捕获的工作原理 | 第52-53页 |
| ·并网后的励磁控制策略 | 第53-62页 |
| ·最大风能捕获的控制方法 | 第53-56页 |
| ·最大风能捕获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56-62页 |
| ·并网后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MATLAB仿真 | 第62-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5 实现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励磁控制策略研究 | 第68-79页 |
| ·引言 | 第68-69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 | 第69-78页 |
|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问题的分析 | 第69-71页 |
| ·提高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措施 | 第71-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6 总结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附录A | 第85-86页 |
| 附录B | 第86-87页 |
| 附录C | 第87-88页 |
| 附录D | 第88-89页 |
| 作者简历 | 第89-9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