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肌张力异常针刺治疗方案的初步优选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1-17页 |
1.肌张力异常 | 第11页 |
2.卒中后肌张力异常及治疗 | 第11-13页 |
3.影响卒中后肌张力异常针灸效应的多因素分析 | 第13-14页 |
·非针灸因素 | 第13页 |
·针灸因素 | 第13-14页 |
4.肌张力异常评估及针灸效应评价 | 第14-15页 |
·肌张力异常评估 | 第15页 |
·针灸效应评价 | 第15页 |
5.问题及对策 | 第15-17页 |
·因素的控制 | 第15-16页 |
·疗效评估问题 | 第16页 |
·对策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7-36页 |
1.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7页 |
2.病例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 | 第17-18页 |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一般情况 | 第17页 |
·诊断标准 | 第17-18页 |
·纳入标准 | 第18页 |
·排除标准 | 第18页 |
·剔除标准和脱落病例 | 第18页 |
3.考察内容及试验分组 | 第18-19页 |
·考察因素相应水平的确定 | 第18-19页 |
·试验分组 | 第19页 |
4.治疗方法 | 第19-21页 |
·针刺治疗方法 | 第19-20页 |
·基础及早期康复治疗方法 | 第20-21页 |
5.观察项目 | 第21页 |
6.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1页 |
7.结果与分析 | 第21-30页 |
·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评分比较 | 第21-24页 |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比较 | 第24-26页 |
·Barthel指数比较 | 第26-28页 |
·NIHSS评分比较 | 第28-30页 |
8.讨论与结论 | 第30-36页 |
·考察因素与水平的选择 | 第30-31页 |
·考察指标的选择 | 第31-33页 |
·优选方案的分析 | 第33-35页 |
·对基础治疗及综合治疗的评价 | 第35页 |
·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