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21页 |
1. 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第10-14页 |
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和研究 | 第14-16页 |
3. 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治疗进展 | 第16-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28页 |
1. 资料 | 第21-22页 |
·一般资料 | 第21页 |
·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病例选择 | 第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病例分组 | 第23页 |
·治疗方案 | 第23页 |
·观察指标 | 第23-24页 |
3. 结果 | 第24-28页 |
·三组患者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 第24-25页 |
·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 | 第25页 |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神经功能积分降低值比较 | 第25-26页 |
·三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 第26页 |
·三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8-31页 |
1. 针刺与中药的协同作用 | 第28页 |
2.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原理 | 第28-29页 |
3. 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疗效的关键 | 第29-30页 |
4. 穴位选择 | 第30页 |
5.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30页 |
6. 今后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表 | 第35-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