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战役中清军受挫原因探析
摘要 | 第1-4页 |
外文摘要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一、课题概况 | 第9-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一、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三、基本观点和创新突破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金川战役始末 | 第15-32页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15-19页 |
一、世袭的金川土司 | 第15-18页 |
二、时代背景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战争始末概述 | 第19-32页 |
一、第一次金川战役 | 第19-24页 |
二、第二次金川战役 | 第24-32页 |
第三章 清廷的失策 | 第32-45页 |
第一节 "以番制番"政策不符合历史的发展 | 第32-33页 |
一、"以番制番"政策 | 第32-33页 |
二、"以番制番"的违背客观性 | 第33页 |
第二节 清廷的多虑 | 第33-38页 |
一、清廷无需大动干戈 | 第33-35页 |
二、金川土司无意反抗清廷 | 第35-37页 |
三、清军与土兵实力对比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清廷在战略上的失误 | 第38-45页 |
一、清廷用人失误 | 第38-40页 |
二、"毁穴焚剿"政策,置金川土司死地而后生 | 第40-42页 |
三、清军武备松弛,将不知兵 | 第42-45页 |
第四章 金川兵民的优势 | 第45-54页 |
第一节 金川得天独厚的战争条件 | 第45-48页 |
一、地利优势 | 第45-46页 |
二、作战经验丰富 | 第46-47页 |
三、苯教为金川助战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其他势力的参与 | 第48-54页 |
一、周围各土司的支持 | 第48-50页 |
二、四川"嘓噜汉人"的支持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