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2-2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产权理论 | 第12-13页 |
二、科斯的交互性分析方法 | 第13-15页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8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一、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小产权房"的概况 | 第20-26页 |
第一节 "小产权房"的形成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小产权房"的概念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小产权房"的特点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小产权房"的社会现状和实质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小产权房"的根源——制度残缺与市场失灵并存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小产权房"与二元土地制度安排的失效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小产权房"与二元土地制度下的失灵市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小产权房"的正外部性分析 | 第30-39页 |
第一节 "小产权房"在土地制度和市场机制矛盾下的正外部性 | 第30-34页 |
一、"小产权房"在土地制度和市场机制下的成本分析 | 第30-32页 |
二、"小产权房"为四大利益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小产权房"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进程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小产权房"为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寻找到了突破口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小产权房"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的负外部性分析 | 第39-42页 |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存在法律上和事实上权属的"二元"分割 | 第39页 |
第二节 与 "小产权房"相关的管理主体出现真空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相关法律、法规缺失使交易费用增加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关于"小产权房"制度的重新安排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关于"小产权房"制度重新安排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关于"小产权房"制度重新安排的理论建议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小产权房"制度变迁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