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连铸技术的发展 | 第10-13页 |
| ·国外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内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新型连铸技术的开发 | 第12-13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 第13-2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凝固热物理过程的研究 | 第14-17页 |
| ·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选题意义 | 第21-23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第2章 流场和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41页 |
| ·铸坯与结晶器传热分析 | 第23-25页 |
| ·连铸过程钢液湍流流动的数学描述 | 第25-29页 |
| ·零方程模型 | 第27-28页 |
| ·单方程模型 | 第28页 |
| ·双方程模型 | 第28-29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9-30页 |
| ·基本假设 | 第30页 |
| ·控制方程 | 第30-32页 |
| ·数学模型的定解条件 | 第32-36页 |
| ·初始条件 | 第32-33页 |
| ·边界条件 | 第33-36页 |
| ·铸坯热物性参数的选择和处理 | 第36-40页 |
| ·固液相线温度 | 第36-37页 |
| ·导热系数 | 第37页 |
| ·密度 | 第37-38页 |
| ·比热 | 第38页 |
| ·过热度 | 第38页 |
| ·粘度 | 第38页 |
| ·凝固潜热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铸坯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1-58页 |
| ·模拟方案 | 第41-42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计算 | 第42-44页 |
| ·网格划分 | 第42-43页 |
| ·计算参数 | 第43-44页 |
| ·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4-57页 |
| ·表面温度 | 第44-45页 |
| ·坯壳厚度 | 第45-47页 |
| ·热流密度 | 第47-50页 |
| ·拉速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0-53页 |
| ·浇注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3-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4章 结晶器内流场的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58-77页 |
| ·模拟方案 | 第58-59页 |
| ·模型建立及计算条件 | 第59-61页 |
| ·模型建立 | 第59-60页 |
| ·边界条件 | 第60-61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1-76页 |
| ·考察结晶器内钢液流场的指标 | 第61-62页 |
| ·流场的基本特征 | 第62-63页 |
| ·各方案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 ·拉速对流场的影响 | 第68-71页 |
| ·水口浸入深度对流场的影响 | 第71-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