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缩写符号表 | 第9-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66页 |
·磷在生命体中的重要作用 | 第22-23页 |
·生物化学过程中的高配位磷现象 | 第23-43页 |
·生物化学过程中的磷酰基转移机理 | 第23-24页 |
·RNA水解过程的化学本质与五配位磷现象 | 第24-31页 |
·RNA的非酶促水解过程与五配位磷现象研究 | 第25-27页 |
·RNA的酶促水解过程与五配位磷现象研究 | 第27-29页 |
·cAMP参与的生化过程与五配位磷现象研究 | 第29-31页 |
·蛋白磷酰化和去磷酰基过程中的五配位磷现象研究 | 第31-36页 |
·PKA参与蛋白磷酰化过程中的五配位磷现象 | 第31-34页 |
·蛋白酪氨酸酶去磷酰化过程中的五配位磷现象 | 第34-36页 |
·葡萄糖变构酶作用过程中的五配位现象 | 第36-39页 |
·N-磷酰化氨基酸各种性质中的五配位磷现象 | 第39-43页 |
·五配位磷化合物(磷烷)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 第43-51页 |
·磷原子的结构特征 | 第43-44页 |
·磷烷的空间构型 | 第44-45页 |
·磷烷三角双锥构型的亲顶性原则和小环取向原则 | 第45-46页 |
·磷烷三角双锥构型的亲顶性原则 | 第45-46页 |
·磷烷三角双锥构型的小环取向原则 | 第46页 |
·磷烷三角双锥构型假旋转机理研究 | 第46-50页 |
·Berry假旋转(Berry Pseudorotation, BPR)机理研究 | 第47-48页 |
·转门旋转(Turnstile Rotation,TR)机理研究 | 第48-50页 |
·氢膦烷的化学反应活性 | 第50-51页 |
·五配位磷化合物的手性问题 | 第51-54页 |
·立体化学中手性研究的意义 | 第52-53页 |
·手性拆分的主要方法 | 第53-54页 |
·五配位磷化合物的手性分离与研究 | 第54页 |
·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66-108页 |
·试剂 | 第66页 |
·仪器 | 第66-67页 |
·化合物的合成 | 第67-71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合成 | 第67-69页 |
·二烷氧基亚磷酸酯的合成 | 第69-70页 |
·N-磷酰化氨基酸甲酯的合成 | 第70-71页 |
·化合物的数据表征 | 第71-83页 |
·部分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第83-107页 |
·双缬氨酸五配位氢膦烷(Λ_P,S_C,S_C)构型3a的晶体数据 | 第83-86页 |
·双缬氨酸五配位氢膦烷(Δ_P,R_C,R_C)构型4a的晶体数据 | 第86-89页 |
·双苯甘氨酸五配位氢膦烷(Λ_P,S_C,S_C)构型7a的晶体数据 | 第89-92页 |
·双苯甘氨酸五配位氢膦烷(Δ_P,S_C,S_C)构型7b的晶体数据 | 第92-95页 |
·双苯甘氨酸五配位氢膦烷(Δ_P,R_C,R_C)构型8a的晶体数据 | 第95-98页 |
·双苯甘氨酸五配位氢膦烷(Λ_P,R_C,R_C)构型8b的晶体数据 | 第98-101页 |
·双苯丙氨酸五配位氢膦烷(Λ_P,S_C,S_C)构型9a的晶体数据 | 第101-104页 |
·双苯丙氨酸五配位氢膦烷(Δ_P,R_C,R_C)构型10a的晶体数据 | 第10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8页 |
第三章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绝对构型的确定与关联 | 第108-135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HPLC分离与纯度鉴定 | 第108-112页 |
·引言 | 第108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非对映异构体的HPLC分离 | 第108-110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对映异构体的HPLC分离 | 第110-112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稳定性研究 | 第112-115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115-122页 |
·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 | 第115-118页 |
·晶体的特征 | 第116页 |
·晶体的培养 | 第116-117页 |
·晶体的挑选与安置 | 第117-118页 |
·五配位化合物中心原子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118-120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磷烷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120-122页 |
·圆二色光谱对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绝对构型的关联 | 第122-128页 |
·圆二色光谱 | 第122-124页 |
·固体圆二色光谱对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绝对构型的关联 | 第124-128页 |
·核磁共振波谱对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绝对构型的关联 | 第128-132页 |
·核磁共振波谱 | 第128-129页 |
·核磁共振波谱对双氨基酸五配位氢磷烷绝对构型的关联 | 第129-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5页 |
第四章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核磁共振信号研究 | 第135-158页 |
·引言 | 第135-136页 |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简介 | 第136-139页 |
·半经验计算方法 | 第137-138页 |
·从头计算法 | 第138页 |
·电子密度泛函理论 | 第138-139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4J_(H-C-N-P-H)研究 | 第139-145页 |
·~1H-~1H COSY对~4J_(H-C-N-P-H)的确定 | 第139-140页 |
·理论计算对~4J_(H-C-N-P-H)的研究 | 第140-145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1J_(P-X)研究 | 第145-155页 |
·含磷化合物的~1J_(P-H)和~1J_(P-N)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第145-146页 |
·理论计算对~1J_(P-H)和~1J_(P-N)的研究 | 第146-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58页 |
第五章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圆二色光谱研究 | 第158-186页 |
·引言 | 第158-159页 |
·固体CD和溶液CD的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第159-162页 |
·理论计算对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圆二色光谱研究 | 第162-181页 |
·双甘氨酸五配位氢膦烷的圆二色光谱研究 | 第162-168页 |
·双甘氨酸五配位氢磷烷的几何结构优化 | 第162-163页 |
·双甘氨酸五配位氢膦烷的Kohn-Sham轨道分析 | 第163-165页 |
·双甘氨酸五配位氢膦烷转动强度的计算与CD光谱的拟合 | 第165-168页 |
·双缬氨酸五配位氢膦烷的圆二色光谱研究 | 第168-173页 |
·双缬氨酸五配位氢膦烷的几何结构优化 | 第168-169页 |
·双缬氨酸五配位氢膦烷的Kohn-Sham轨道分析 | 第169-170页 |
·双缬氨酸五配位氢膦烷转动强度的计算与CD光谱的拟合 | 第170-173页 |
·双亮氨酸五配位氢膦烷的圆二色光谱研究 | 第173-178页 |
·双亮氨酸五配位氢膦烷的几何结构优化 | 第173-175页 |
·双亮氨酸五配位氢膦烷的Kohn-Sham轨道分析 | 第175-176页 |
·双亮氨酸五配位氢膦烷转动强度的计算与CD光谱的拟合 #15 | 第176-178页 |
·双亮氨酸五配位氢膦烷CD光谱的定量分析 | 第178-181页 |
·双缬(亮)氨酸五配位氢膦烷固体CD光谱解释 | 第181-182页 |
·双苯甘(丙)氨酸五配位氢膦烷CD光谱拟合计算 | 第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86页 |
第六章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 第186-208页 |
·引言 | 第186-187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加氢正离子多级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第187-194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加钠正离子多级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第194-199页 |
·双氨基酸五配位氢膦烷负离子多级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第199-205页 |
·本章小结 | 第205-206页 |
参考文献 | 第206-208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208-304页 |
附录Ⅰ 论文图表索引 | 第211-218页 |
附录Ⅱ 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218-3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04-306页 |
致谢 | 第3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