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相关启示 | 第16页 |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6-19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2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的理论探讨 | 第20-31页 |
| ·盈利质量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盈利质量的基本内涵 | 第20-21页 |
| ·盈利质量与盈余管理 | 第21-22页 |
| ·盈利质量与盈利能力 | 第22页 |
| ·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因素 | 第22-27页 |
| ·微观层面 | 第23-25页 |
| ·中观层面 | 第25-26页 |
| ·宏观层面 | 第26-27页 |
|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特征要素 | 第27-31页 |
| ·盈利的持续稳定性 | 第27-28页 |
| ·盈利的成长性 | 第28页 |
| ·盈利的现金保障性 | 第28-29页 |
| ·获利性 | 第29-31页 |
| 3 基于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 第31-40页 |
|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盈利质量分析 | 第31-33页 |
| ·资产计量与盈利质量 | 第31页 |
| ·负债计量与盈利质量 | 第31-32页 |
| ·从资产负债表特殊项目分析盈利质量 | 第32-33页 |
| ·基于损益表的盈利质量分析 | 第33-36页 |
| ·损益表结构和盈利质量 | 第33-35页 |
| ·相关启示 | 第35-36页 |
| ·基于现金流的盈利质量分析 | 第36-40页 |
| ·基于现金流盈利质量分析的背景 | 第36页 |
| ·基于现金流盈利质量分析的作用 | 第36-37页 |
| ·盈利质量分析: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分析 | 第37-39页 |
| ·关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信息 | 第39-40页 |
| 4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 第40-59页 |
| ·盈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0-42页 |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40-41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1-42页 |
| ·盈利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 | 第42-47页 |
| ·建模分析的目的 | 第42-43页 |
| ·主成份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43页 |
| ·主成份分析数学模型的构建 | 第43-47页 |
| ·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实证分析 | 第47-59页 |
| ·变量的设计 | 第47页 |
|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来源 | 第47-48页 |
|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 第48-59页 |
| 5. 提高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 第59-63页 |
| ·加强企业内部治理,提高盈利质量 | 第59-61页 |
| ·突出主营业绩,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59页 |
| ·以现金至尊为原则,注重现金流量的支撑 | 第59-60页 |
| ·注重资产质量 | 第60页 |
| ·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60-61页 |
| ·继续完善外部治理 | 第61-63页 |
| ·完善相应的会计规范,减少利润操纵 | 第61页 |
| ·完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政策 | 第61-62页 |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62页 |
| ·加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意识和甄别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能力 | 第62-6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1 | 第69-74页 |
| 附录2 | 第74-77页 |
| 附录3 | 第77-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