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固本,消癥散结法治疗卵巢囊肿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40页 |
一.古代对癥瘕的认识 | 第10-25页 |
1."癥瘕"病名的研究 | 第10-14页 |
2."癥瘕"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14-20页 |
3."癥瘕"治疗的研究 | 第20-25页 |
二.卵巢囊肿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现状 | 第25-30页 |
1.中医对卵巢囊肿的认识 | 第25-26页 |
2.卵巢囊肿的辩证分型 | 第26-27页 |
3.卵巢囊肿的中医治疗 | 第27-30页 |
三.卵巢囊肿的现代医学认识和研究现状 | 第30-40页 |
1.卵巢瘤样病变分类 | 第31-34页 |
2.其他卵巢良性肿瘤 | 第34页 |
3.卵巢囊肿的诊断 | 第34-37页 |
4.卵巢囊肿的治疗 | 第37-40页 |
临床观察 | 第40-43页 |
临床资料 | 第40-43页 |
1.研究对象 | 第40页 |
2.病例选择 | 第40-41页 |
3.方法 | 第41-42页 |
4.观察指标 | 第42页 |
5.特殊医嘱 | 第42页 |
6.统计方法 | 第42-43页 |
诊疗标准 | 第43-46页 |
1.诊断标准 | 第43页 |
2.疗效标准 | 第43-44页 |
3.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 第44-45页 |
4.中医证候改善评定标准 | 第45-46页 |
结果 | 第46-51页 |
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46-48页 |
2.临床疗效 | 第48-51页 |
讨论 | 第51-65页 |
1.立题依据 | 第51-55页 |
·脏腑虚弱,正气不足是致病之本 | 第51-54页 |
·气、血、津液失调是致病关键 | 第54-55页 |
2.治则以"扶正固本、消癥散结"为主 | 第55-56页 |
3.组方分析 | 第56-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