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多视角的唇动身份识别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2页
     ·课题来源第8页
     ·课题背景第8-11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多视角唇动身份识别技术综述第12-17页
     ·唇动身份识别技术的基本问题第12-15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第15-1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多视角唇动身份识别数据库构建第19-26页
   ·已有的唇读说话人识别数据库第19-20页
   ·唇动身份识别数据库的建立第20-24页
     ·关键词的选择和采集方法第20-22页
     ·语料库的采集第22-24页
   ·语料库实验规则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多视角的唇区轮廓获取和视频同步第26-38页
   ·多视角的唇区特点第26页
   ·多视角的唇区检测和轮廓提取第26-33页
     ·基于颜色空间变换处理第27-29页
     ·基于水平集的方法轮廓提取方法第29-33页
   ·多视角的唇动视频同步第33-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表观特征的说话人识别方法第38-45页
   ·DCT 特征提取技术第38-39页
     ·DCT 基本原理第38-39页
     ·DCT 特征提取实现第39页
   ·HMM 模型第39-41页
     ·建模原理和依据第39-40页
     ·建模的技术要点和实现第40-41页
     ·建模技术的应用第41页
   ·实验和结果第41-44页
     ·实验流程第41-42页
     ·测试流程第42页
     ·结果和结果分析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基于唇动轨迹特征的识别方法第45-52页
   ·多视角的唇动轮廓特征提取第45-48页
     ·多视角轮廓提取方法实现第45-46页
     ·运动轮廓曲线后处理第46-47页
     ·运动曲线速度和加速度求取第47-48页
   ·曲线相关度计算模型第48-50页
     ·曲线相关度模型原理第48-49页
     ·基于嘴唇运动曲线的识别研究第49-50页
   ·实验和结果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基于时空体直方图特征的识别方法第52-58页
   ·多视角特征不变量第52-53页
   ·基于时空体的特征提取第53-55页
     ·基于直方图的唇动特征提取方法第54页
     ·基于直方图的特征提取方法具体实现第54-55页
   ·实验和结果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识别平台界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拟试验系统运行支持平台开发
下一篇:基于序列挖掘的C克隆代码及相关软件缺陷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