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第一部分 冠心康及其拆方对LDLR~(-/-)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脂的调节及对小鼠肝脏和主动脉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18-3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18-19页 |
1.3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 | 第19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1 LDLR~(-/-)小鼠AS模型建立及分组 | 第20页 |
2.2 药物制备及给药 | 第20页 |
2.3 小鼠一般状况及外周血脂水平检测 | 第20页 |
2.4 小鼠肝脏和主动脉组织形态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2-26页 |
3.1 各组小鼠血清TG、TC、HDL-C和 LDL-C含量的变化 | 第22-24页 |
3.2 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 | 第24-25页 |
3.3 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 | 第25-26页 |
4 讨论 | 第26-29页 |
4.1 中药复方冠心康的遣药组方原则及拆方机理 | 第26-27页 |
4.2 LDLR~(-/-)AS模型小鼠简介 | 第27页 |
4.3 冠心康及其拆方对LDLR~(-/-)AS小鼠血脂以及肝脏和主动脉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27-29页 |
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冠心康及其拆方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信号通路的胆固醇稳态调节机制 | 第30-4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30页 |
1.3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 | 第30-31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2-37页 |
2.1 Real-time PCR检测肝脏PERK、eIF2α、SREBP-2、ABCA1基因表达 | 第32-34页 |
2.2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p-PERK、p-eIF2α以及SREBP-2、ABCA1蛋白表达 | 第34-3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7-41页 |
3.1 冠心康及其拆方对小鼠肝脏PERK、eIF2α、SREBP-2、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 冠心康及其拆方对小鼠肝脏p-PERK、p-eIF2α、SREBP-2、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9-41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1-43页 |
4.1 胆固醇的调节与意义 | 第41页 |
4.2 冠心康通过PERK-eIF2α-SREBP-2 信号通路对胆固醇的调节作用 | 第41-42页 |
4.3 冠心康通过调节ABCA1对胆固醇稳态中的影响 | 第42-43页 |
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部分 冠心康及其拆方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信号通路对主动脉胆固醇异位沉积的调节 | 第44-5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44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44页 |
1.3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 | 第44页 |
1.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2.1 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PERK、eIF2α、ATF4、Bcl-2 的基因表达 | 第45页 |
2.2 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p-PERK、p-eIF2α以及ATF4、Bcl-2蛋白表达 | 第4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3.1 各组小鼠主动脉PERK、eIF2α、ATF4、Bcl-2 基因表达 | 第45-46页 |
3.2 各组小鼠主动脉PERK、eIF2α、ATF4、Bcl-2 蛋白表达 | 第46-48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8-51页 |
4.1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认识 | 第48-49页 |
4.2 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 | 第49-50页 |
4.3 冠心康通过PERK-eIF2α-ATF4 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 | 第50-51页 |
5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73页 |
一 综述文章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新进展 | 第58-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二 发表论文(收录未见刊) | 第65-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