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接地电流机理与故障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的数学模型 | 第10页 |
·电缆护套接地电流的数学计算和软件实现 | 第10-11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电缆护套接地电流机理研究 | 第13-25页 |
·高压电缆交叉互联接地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说明 | 第13-14页 |
·大地漏电阻、电缆护套接地电阻及自阻抗 | 第14页 |
·电缆线芯负荷电流引起的护套感应电压 | 第14-17页 |
·护套接地电流和大地漏电流引起的护套感应电压 | 第17-19页 |
·电缆护套接地电流的计算 | 第19-21页 |
·高压电缆双端接地的等值电路和计算模型 | 第21页 |
·护套接地电流计算程序的编制 | 第21-25页 |
·编程软件的选择 | 第21页 |
·软件编制的过程 | 第21-22页 |
·算例计算 | 第22-23页 |
·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高压电缆护套接地电流分析 | 第25-43页 |
·单端接地方式 | 第25-27页 |
·护套承受电压 | 第25-26页 |
·平行回流线 | 第26-27页 |
·双端接地方式 | 第27-28页 |
·品字形排列交叉互联接地 | 第28-37页 |
·品字形排列下的电流特性 | 第29-31页 |
·品字形排列下的电压特性 | 第31-32页 |
·等间距不等段长 | 第32-35页 |
·等段长不等间距 | 第35-37页 |
·水平排列方式 | 第37-43页 |
·水平排列方式下的电流特性 | 第37-39页 |
·水平排列方式下的电压特性 | 第39-40页 |
·水平排列对电流的影响 | 第40-42页 |
·水平排列对电压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接地电流系统故障分析与评价策略研究 | 第43-53页 |
·高压电缆接地电流故障分析 | 第43-46页 |
·电缆单相短路故障 | 第43-44页 |
·电缆外绝缘破损 | 第44-45页 |
·交叉互联换位失败故障 | 第45-46页 |
·交叉互联箱进水故障 | 第46页 |
·接地电流计算信息的收集 | 第46-48页 |
·电缆结构参数的获取 | 第46-47页 |
·电缆排列参数的获取 | 第47-48页 |
·接地电流与负荷电流的采集 | 第48页 |
·接地电流评价策略 | 第48-53页 |
·正常状态下的接地电流特征 | 第48-49页 |
·电缆沟内敷设电缆的接地的电流评价 | 第49-50页 |
·对隧道内敷设电缆的接地电流评价 | 第50-5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3-54页 |
·总结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