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粘土地层大断面隧道台阶七步开挖方法的适应性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国内外大断面隧道修建概况 | 第9-11页 |
|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 | 第11-14页 |
| ·大断面隧道施工基本工法 | 第11-13页 |
| ·施工方法的选择 | 第13-14页 |
| ·国内外大断面隧道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大断面隧道的基本力学特征 | 第15-16页 |
| ·模型试验 | 第16-17页 |
| ·现场测试 | 第17页 |
| ·台阶法施工与其它方法的对比 | 第17-22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云阳山隧道洞口段施工方法的选择 | 第23-57页 |
| ·工程概况 | 第23-27页 |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第23-25页 |
| ·隧道设计 | 第25-27页 |
| ·前期施工过程中围岩大变形和坍塌 | 第27-36页 |
| ·洞口浅埋段前期施工方案与支护参数 | 第27-29页 |
| ·冒顶坍塌段概况 | 第29-30页 |
| ·塌方前施工过程与加固处理措施 | 第30-36页 |
| ·塌方前地表沉降与洞内位移变化规律 | 第36-49页 |
| ·右洞施工地表沉降 | 第36-40页 |
| ·左洞施工地表沉降 | 第40-44页 |
| ·双洞地表沉降槽 | 第44-47页 |
| ·隧道洞内位移监测 | 第47-49页 |
| ·塌方原因分析与处治措施 | 第49-53页 |
| ·塌方原因分析 | 第49-50页 |
| ·塌方段处治措施 | 第50-53页 |
| ·施工方法优化——改进台阶施工方法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三章 云阳山隧道洞口段台阶七步开挖施工现场测试 | 第57-76页 |
| ·前言 | 第57页 |
| ·监测断面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情况 | 第57-59页 |
| ·现场测试的主要内容 | 第59-61页 |
| ·现场监测的成果及其分析 | 第61-74页 |
| ·钢拱架内力 | 第61-70页 |
| ·隧道拱顶沉降及纵向水平位移 | 第70-72页 |
| ·地表沉降和纵向水平位移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四章 亚粘土地层台阶七步开挖施工技术与管理 | 第76-88页 |
| ·前言 | 第76页 |
| ·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技术 | 第76-84页 |
| ·台阶七步开挖法适用条件 | 第76-77页 |
| ·台阶七步开挖法技术特点 | 第77页 |
| ·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 第77-84页 |
| ·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设备配套选型 | 第84-85页 |
| ·机械配套选型原则 | 第84-85页 |
| ·机械设备配备选型 | 第85页 |
| ·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劳动组织 | 第85-87页 |
| ·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施工安全与环境控制措施 | 第87页 |
| ·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效益分析 | 第87-8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 ·展望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