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第7-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第一章 法律关系与程序法律关系 | 第13-22页 |
第一节 法律关系 | 第13-18页 |
第二节 程序法律关系 | 第18-22页 |
第二章 程序法律关系的研究前提──程序、法律程序 | 第22-31页 |
第一节 程序 | 第22-26页 |
第二节 法律程序 | 第26-31页 |
第三章 正当程序理论及其与程序法律关系 | 第31-41页 |
第一节 正当程序理论在英国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正当程序理论在美国 | 第33-36页 |
第三节 联合国及其他国家宪法性文件中的正当程序条款 | 第36-39页 |
第四节 正当程序是正当程序法律关系的基础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程序法律关系的价值内核 | 第41-47页 |
第一节 程序工具主义 | 第41-43页 |
第二节 程序本位主义 | 第43-44页 |
第三节 中国程序立法中所应选择的程序法律关系价值目标 | 第44-47页 |
第五章 程序法律关系的内容分析 | 第47-56页 |
第一节 程序法律关系中的主体 | 第47-49页 |
第二节 程序法律关系中的程序性义务、权利、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49-56页 |
第六章 对我国现阶段程序法律关系理论的回顾与瞻望 | 第56-61页 |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的程序法律关系理论 | 第56-59页 |
第二节 对程序法律关系研究的瞻望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