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1页 |
·励磁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FACTS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论文的思路及结构 | 第11-12页 |
2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 | 第12-17页 |
·励磁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2页 |
·励磁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 | 第12-14页 |
·励磁控制系统的要求 | 第14页 |
·励磁控制系统的发展 | 第14-17页 |
3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 | 第17-25页 |
·概述 | 第17-19页 |
·FACTS元件的主要用途 | 第17页 |
·FACTS元件的分类 | 第17-19页 |
·FACTS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 | 第19页 |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第19-21页 |
·SVC的分类 | 第20页 |
·SVC的作用 | 第20-21页 |
·SVC的优缺点 | 第21页 |
·SVC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 | 第21页 |
·SVC安装地点的选择原则 | 第21页 |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器(TCSC) | 第21-25页 |
·TCSC的结构 | 第22页 |
·TCSC的运行 | 第22-23页 |
·TCSC的分类 | 第23页 |
·TCSC的优点 | 第23-24页 |
·TCSC的安装位置 | 第24-25页 |
4 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25-32页 |
·概述 | 第25-28页 |
·非线性经典控制理论 | 第25页 |
·Lyapunov直接法 | 第25-26页 |
·映射线性化方法 | 第26-27页 |
·变结构控制 | 第27页 |
·自适应控制 | 第27页 |
·智能控制 | 第27-28页 |
·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 | 第28-30页 |
·H_∞鲁棒性控制 | 第30-32页 |
·鲁棒控制的数学基础 | 第30页 |
·非线性H_∞控制理论 | 第30-31页 |
·线性H_∞控制理论 | 第31-32页 |
5 SVC,TCSC与发电机励磁鲁棒非线性协调控制器的设计 | 第32-45页 |
·电力系统建模 | 第32-41页 |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组 | 第32-36页 |
·SVC的数学模型 | 第36-38页 |
·TCSC的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系统综合动态模型 | 第39-41页 |
·系统线性化 | 第41-43页 |
·控制器的设计 | 第43-45页 |
6 实例仿真及分析 | 第45-61页 |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简介 | 第45-46页 |
·概述 | 第45页 |
·用户自定义模型 | 第45-46页 |
·协调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 第46-61页 |
·单机无穷大系统 | 第46-52页 |
·三机七节点系统 | 第52-6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