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成都总部经济的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2章 总部基地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总部经济与总部基地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 第18-20页 |
·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总部经济的理论特征 | 第18-19页 |
·总部经济的组织类型 | 第19页 |
·总部基地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总部基地的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总部基地的组织类型 | 第20页 |
·总部经济与总部基地发展机理 | 第20-23页 |
·总部经济形成条件 | 第20-21页 |
·总部基地的空间运协与布局机理 | 第21-23页 |
·总部基地建设发展模式 | 第23-25页 |
·总部基地的建设主体 | 第24-25页 |
·总部基地的功能配套 | 第25页 |
·总部基地的运营模式 | 第25页 |
·国内总部经济与总部基地建设经验 | 第25-29页 |
·国内总部经济发展的实践特征 | 第25-27页 |
·国内总部基地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27-29页 |
第3章 成都中心城区总部基地发展总体状况 | 第29-40页 |
·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 第29-32页 |
·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成都总部经济发展主要问题 | 第32页 |
·成都总部基地发展基本现状和社会推动力分析 | 第32-34页 |
·成都总部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 第33页 |
·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社会推动力分析 | 第33-34页 |
·成都总部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 第34-40页 |
·成都总部基地代表性开发建设模式 | 第34-35页 |
·成都总部基地代表性功能配套模式 | 第35-38页 |
·成都总部基地代表性经营管理模式 | 第38-40页 |
第4章 青羊总部基地现状及发展模式分析 | 第40-53页 |
·青羊总部基地发展历程与总体定位 | 第40-41页 |
·青羊总部基地功能现状与运营思路 | 第41-43页 |
·区域交通 | 第41-42页 |
·总体规划 | 第42-43页 |
·运营思路 | 第43页 |
·青羊总部基地发展环境分析(SWOT) | 第43-45页 |
·机会与优势分析 | 第43-44页 |
·威胁与挑战分析 | 第44-45页 |
·青羊总部基地运行机制分析 | 第45-46页 |
·政企联手 | 第45-46页 |
·市场运作 | 第46页 |
·统筹兼顾 | 第46页 |
·青羊总部基地产业定位分析 | 第46-48页 |
·各类智能型特别是研发型企业总部 | 第47页 |
·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总部并重 | 第47页 |
·高科技企业总部 | 第47-48页 |
·青羊总部基地营销策略分析 | 第48-49页 |
·组建专业化招商机构 | 第48页 |
·借鉴房地产营销方式招商 | 第48页 |
·利用中介机构拓展招商渠道 | 第48-49页 |
·组织极具针对性的招商活动 | 第49页 |
·青羊总部基地服务体系分析 | 第49-51页 |
·企业俱乐部 | 第49-50页 |
·企业外交官 | 第50页 |
·企业管家婆 | 第50-51页 |
·企业贴心人 | 第51页 |
·青羊总部基地企业文化分析 | 第51-53页 |
·景观建筑文化 | 第51-52页 |
·园区归属文化 | 第52-53页 |
第5章 青羊总部基地实施效果及启示 | 第53-58页 |
·青羊总部基地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及其对总部基地发展的启示 | 第53-55页 |
·高门槛聚集高端产业 | 第53-54页 |
·高品质提升品牌效应 | 第54页 |
·高辐射带动产业升级 | 第54页 |
·高效益推动区域发展 | 第54-55页 |
·青羊总部基地建设中的教训 | 第55-56页 |
·总部基地规划时对创业环境缺乏深层次思考 | 第55页 |
·总部基地招商引资时没有严格要求产业集群 | 第55页 |
·成都市域发展总部基地没有统筹科学规划布局 | 第55-56页 |
·青羊总部基地建设对总部基地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56-58页 |
·发展总部基地需要良好的产业基础 | 第56页 |
·发展总部基地需要灵活的体制机制 | 第56-57页 |
·发展总部基地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 | 第57页 |
·发展总部基地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务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