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言 | 第8-14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定位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课题研究中几个相关的国外组织 | 第11-14页 |
·英国文媒体部 | 第11页 |
·英格兰遗产 | 第11页 |
·遗产彩票基金会 | 第11-12页 |
·工作基金会 | 第12页 |
·爱丁堡世界遗产组织 | 第12页 |
·加拿大公园组织 | 第12-14页 |
2 遗产公众价值研究 | 第14-50页 |
·遗产的概念 | 第14-15页 |
·公共价值的概念 | 第15-16页 |
·遗产公众价值的内涵和类型 | 第16-21页 |
·遗产的内在价值 | 第17-19页 |
·遗产的发展价值 | 第19-21页 |
·遗产的学会价值 | 第21页 |
·遗产公众价值实现中的利益相关者 | 第21-22页 |
·遗产公众价值的作用 | 第22-27页 |
·遗产公众价值与公众参与度的提高 | 第22-26页 |
·遗产公众价值与遗产事务管理和绩效评估 | 第26-27页 |
·遗产事务公众价值评估 | 第27-31页 |
·传统评估方法 | 第27-28页 |
·遗产公众价值评估方法 | 第28-31页 |
·遗产公众价值的实现 | 第31-48页 |
·遗产内在价值的实现—以爱丁堡世界遗产为例 | 第31-44页 |
·遗产发展价值的实现—以英国北约克郡为例 | 第44-46页 |
·遗产学会价值的实现—以加拿大公园组织为例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3 遗产公众价值研究对我国遗产保护的启发 | 第50-56页 |
·我国遗产价值认知和实现 | 第50-52页 |
·我国对遗产价值的认知 | 第50-51页 |
·我国遗产保护的参与者 | 第51-52页 |
·我国遗产价值的实现 | 第52页 |
·遗产公众价值研究对我国遗产保护事业的启发 | 第52-54页 |
·遗产价值和功能的多样性 | 第52-53页 |
·遗产事务利益相关者的明晰化和扩大化 | 第53页 |
·遗产事务的多领域化 | 第53页 |
·遗产事务中推动公众参与途径 | 第53-54页 |
·遗产公众价值应用于我国需注意的问题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遗产保护形势 | 第56-82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沿革 | 第56-57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社会现状 | 第57-58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人口现状 | 第57-58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社会经济现状 | 第58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遗产保护现状 | 第58-68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各项保护规划的编制 | 第58-59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的宣传行为 | 第59-62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的环境整治行为 | 第62-63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专门机构的设立和文保机制的建立 | 第63-65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中专家学者的影响 | 第65-68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的问题和优势 | 第68-80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68-70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的优势 | 第70-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5 遗产公众价值研究对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遗产保护的借鉴 | 第82-104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公众价值分析 | 第82-90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的内在价值 | 第82-85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的发展价值 | 第85-89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的学会价值 | 第89-90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公众价值实现途径 | 第90-102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内在价值的实现 | 第90-95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发展价值的实现 | 第95-99页 |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学会价值的实现 | 第99-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6 结论 | 第104-108页 |
·遗产公众价值相关概念研究结论 | 第104页 |
·遗产公众价值理论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应用研究结论 | 第104-105页 |
·研究课题中还应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105-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图表目录 | 第116-120页 |
研究成果 | 第120-122页 |
附录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