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价格波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 ·与鲜活农产品相关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 ·与拍卖相关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22-27页 |
| ·论文说明 | 第22-23页 |
|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页 |
| ·本章符号表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9-43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价格波动研究综述 | 第29-35页 |
| ·拍卖研究综述 | 第35-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鲜活农产品拍卖交易日间价格波动分析 | 第43-110页 |
| ·引言 | 第43-44页 |
| ·价格波动理论解释 | 第44-55页 |
| ·蛛网模型及其在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的扩展 | 第44-49页 |
| ·总体价格波动 | 第49-50页 |
| ·品类价格波动 | 第50-52页 |
| ·品种价格波动 | 第52-53页 |
| ·供给和需求方程的比较与结论 | 第53-55页 |
| ·价格波动相关性 | 第55-73页 |
| ·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 第55-57页 |
| ·总体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62页 |
| ·品类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6页 |
| ·品种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66-70页 |
| ·价格波动相关性的比较与结论 | 第70-73页 |
| ·波动聚集性 | 第73-98页 |
| ·波动聚集性分析 | 第73-77页 |
| ·总体波动聚集性 | 第77-84页 |
| ·品类波动聚集性 | 第84-90页 |
| ·品种波动聚集性 | 第90-96页 |
| ·波动聚集性的比较结论 | 第96-98页 |
| ·预期的影响 | 第98-106页 |
| ·预期影响模型的提出 | 第98-100页 |
| ·预期对总体市场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 ·预期对品类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预期对品种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 ·预期影响的比较与结论 | 第105-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 ·本章符号表 | 第108-110页 |
| 第四章 鲜活农产品拍卖交易日内价格波动分析 | 第110-158页 |
| ·引言 | 第110-111页 |
| ·交易日内价格波动现象 | 第111-141页 |
| ·变量定义 | 第111-113页 |
| ·一般性 | 第113-121页 |
| ·价格波动幅度和价格变动率 | 第113-118页 |
| ·价格反常现象 | 第118-120页 |
| ·价格的相关性 | 第120-121页 |
| ·等级的影响 | 第121-128页 |
| ·等级的差异性 | 第121-127页 |
| ·等级的相关性 | 第127-128页 |
| ·供货商的影响 | 第128-132页 |
| ·供货商的差异性 | 第128-131页 |
| ·供货商的相关性 | 第131-132页 |
| ·品种的影响 | 第132-136页 |
| ·品种的差异性 | 第132-135页 |
| ·品种的相关性 | 第135-136页 |
| ·价格波动幅度变动率 | 第136-141页 |
| ·同等级品种的价格波动幅度变动率 | 第136-138页 |
| ·同质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变动率 | 第138-141页 |
| ·序贯拍卖的价格波动分析 | 第141-155页 |
| ·分析方法与数据选择 | 第141-143页 |
| ·同质产品的价格波动 | 第143-150页 |
| ·异质供货商的影响 | 第150-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5-157页 |
| ·本章符号表 | 第157-158页 |
| 第五章 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的价格形成 | 第158-214页 |
| ·引言 | 第158-160页 |
| ·本章框架 | 第158-159页 |
| ·本章假设 | 第159-160页 |
| ·佣金的影响 | 第160-175页 |
| ·无佣金时的情形 | 第160-162页 |
| ·卖方单向佣金比例时的情形 | 第162-164页 |
| ·买方单向佣金比例时的情形 | 第164-167页 |
| ·双向固定佣金比例时的情形 | 第167-169页 |
| ·佣金比例设置 | 第169-175页 |
| ·保留价的影响 | 第175-188页 |
| ·无佣金时的最优保留价 | 第175-177页 |
| ·卖方单向佣金比例时的最优保留价 | 第177-178页 |
| ·买方单向佣金比例时的最优保留价 | 第178-180页 |
| ·双向固定佣金比例时的最优保留价 | 第180-182页 |
| ·卖方估价与流拍处理机制 | 第182-188页 |
| ·风险厌恶的影响 | 第188-197页 |
| ·买方风险厌恶 | 第188-192页 |
| ·卖方风险厌恶 | 第192-197页 |
| ·序贯拍卖的价格形成 | 第197-210页 |
| ·同质物品序贯拍卖 | 第197-202页 |
| ·相关性的影响 | 第202-210页 |
| ·投标者前k轮拍卖效用等价时的情形 | 第202-204页 |
| ·投标者前k轮拍卖效用不等价时的情形 | 第204-2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0-211页 |
| ·本章符号表 | 第211-21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214-219页 |
| ·全文总结 | 第214-215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14-215页 |
| ·主要结论 | 第215页 |
| ·对策建议 | 第215-218页 |
| ·研究展望 | 第218-219页 |
| 致谢 | 第219-2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1-231页 |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论文、课题) | 第231-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