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

从心理脾调治脾虚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第13-26页
 1 脾虚证研究第13-16页
   ·脾虚的病因第13页
   ·脾虚的病机及临床表现第13-15页
   ·脾虚证的主要治疗方第15-16页
 2 论心脾母子关系第16-21页
   ·心主(生)血,脾为气血之源第16-17页
   ·心行血,脾统血第17-19页
   ·心脾两脏经络相通、经气互通第19-20页
   ·心脾母子关系主要物质基础探讨第20-21页
 3 从心理脾治疗脾虚证第21-26页
   ·脾虚证的常规治则第21-22页
   ·从心理脾治疗脾虚证第22页
   ·心脾共调治疗脾虚证第22-26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6-41页
 实验一 从心理脾对脾虚小鼠体重,脾脏指数的影响第26-32页
  1 实验材料第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3 实验结果第27-30页
  4 讨论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2页
 实验二 从心理脾对脾虚小鼠 D-木糖含量的影响第32-36页
  1 实验材料第32页
  2 实验方法第32-34页
  3 实验结果第34页
  4 讨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实验三 从心理脾对脾虚小鼠脾脏匀浆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36-41页
  1 实验材料第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38页
  3 实验结果第38页
  4 讨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第三部分 结论与探讨第41-44页
 1 模型评价第41页
 2 组方依据第41-42页
 3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文献综述第44-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扶正抗艾方”对HIV/AIDS患者IL-2及IFN-γ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脾气虚对雄性大鼠性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