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长征精神新探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论文核心概念 | 第14-16页 |
2. 传播内容的大众化 | 第16-23页 |
·传播理想信念与事业必胜的精神 | 第16-17页 |
·传播不怕艰难与勇于牺牲的精神 | 第17-18页 |
·传播实事求是与独立自主的精神 | 第18-19页 |
·传播顾全大局与紧密团结的精神 | 第19-20页 |
·传播紧靠群众与患难与共的精神 | 第20-23页 |
3. 传播主体的组织化与传播客体的广泛化 | 第23-29页 |
·传播主体的组织化 | 第23-25页 |
·传播客体的广泛化 | 第25-28页 |
·传播主体与客体间的良性互动 | 第28-29页 |
4.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与传播手段的艺术化 | 第29-36页 |
·传播媒介的多样化 | 第29-32页 |
·传播手段的艺术化 | 第32-35页 |
·复合使用艺术性更强 | 第35-36页 |
5. 传播效果的深刻性与持久性 | 第36-42页 |
·传播效果的深刻性 | 第36-39页 |
·传播效果的持久性 | 第39-40页 |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第40-42页 |
6. 长征精神传播的启示 | 第42-47页 |
·要充分体现传播客体的切身利益 | 第42-43页 |
·要充分重视各种传播媒介与传播手段的运用 | 第43-44页 |
·形势政策教育与革命文化传统教育相铺相成 | 第44-45页 |
·以“三贴近”为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