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山东省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情况综述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框架与内容 | 第21-23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3-25页 |
·创新点 | 第24页 |
·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视角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理论 | 第25-3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8页 |
·理论的提出 | 第25-26页 |
·理论的定义 | 第26-27页 |
·该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 第27-28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8-30页 |
·理论的提出 | 第28-29页 |
·理论的定义 | 第29-30页 |
·该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 第30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30-33页 |
·理论的提出 | 第30-32页 |
·理论的定义 | 第32页 |
·该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 第32-33页 |
第3章 山东省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33-40页 |
·融资质量问题 | 第33-37页 |
·整体融资质量情况 | 第34页 |
·劣变融资分布特点 | 第34-36页 |
·小企业贷款劣变原因 | 第36页 |
·2009 年贷款劣变趋势预测 | 第36-37页 |
·小企业融资难的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信息不对称,融资难取得 | 第38页 |
·交易成本高,银行难放贷 | 第38页 |
·规模不经济,银行难支持 | 第38-40页 |
第4章 商业银行视角山东省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分析 | 第40-47页 |
·小企业自身问题 | 第40-42页 |
·制度松散、管理粗放 | 第40页 |
·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 | 第40-41页 |
·经营者个人素质较低 | 第41页 |
·规模不经济、产品附加值低 | 第41页 |
·过度负债、交易成本高 | 第41页 |
·投机经营 | 第41-42页 |
·缺乏有效的融资担保 | 第42页 |
·激励不足、理念落后 | 第42页 |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思想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 第42-43页 |
·现行组织制度与小企业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 第43页 |
·小企业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亟需优化 | 第43-44页 |
·小企业市场营销方式和产品有待创新 | 第44页 |
·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 | 第44-45页 |
·配套机制与小企业客户贡献度不相适应 | 第45页 |
·政策不尽完善 | 第45-47页 |
第5章 国外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 | 第47-54页 |
·德国商业银行的措施 | 第47-50页 |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措施 | 第50-52页 |
·国外小企业信贷管理的经验 | 第52-54页 |
第6章 商业银行视角下化解山东省小企业融资难对策 | 第54-66页 |
·商业银行的对策措施 | 第54-62页 |
·转变思想观念,降低交易成本 | 第54-55页 |
·开展全方位营销,促成规模经济 | 第55-56页 |
·完善客户准入标准,降低信息不对称负面影响 | 第56-58页 |
·增强业务培训 | 第58-59页 |
·发展贸易融资业务 | 第59-61页 |
·金融产品创新 | 第61-62页 |
·小企业的对策措施 | 第62页 |
·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62页 |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62页 |
·政府方面的对策措施 | 第62-66页 |
·建立产业集群 | 第63-64页 |
·给与财税优惠政策 | 第64页 |
·拓宽融资渠道 | 第64-6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