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路径探索--基于苏南苏北新农村建设比较的视角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8页
     ·选题的背景第8页
     ·选题的意义第8页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8-1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8-10页
     ·海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第11-13页
     ·研究思路第11-12页
     ·创新与特色之处第12-13页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理论分析第13-19页
   ·国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第13-16页
     ·小康社会理论第13-14页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第14页
     ·新农村建设理论第14-15页
     ·科学发展观理论第15-16页
   ·国外关于农村建设的理论第16-19页
     ·城乡融合理论第16-17页
     ·二元结构理论第17页
     ·综合反贫困模型第17-18页
     ·公共财政理论第18-19页
第三章 苏南苏北新农村建设的比较第19-25页
   ·苏南苏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对比第19-21页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对比第19页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对比第19-20页
     ·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对比第20-21页
   ·苏北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不足第21-22页
     ·发展思路和战略上的不足第21页
     ·只有“点”没有“面”第21页
     ·重经济轻社会第21-22页
     ·重形象工程第22页
   ·苏北新农村建设不足的原因第22-25页
     ·社会历史的原因第22-23页
     ·资源禀赋的原因第23页
     ·经济基础的原因第23-24页
     ·基层认识的原因第24-25页
第四章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战略思路第25-32页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应走的道路第25-30页
     ·高效农业第25-26页
     ·规模化农业第26-28页
     ·产业化农业第28-30页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第30-32页
     ·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第30页
     ·立足农业,建设农村第30页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第30页
     ·群众参与,自主建设第30-31页
     ·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第31-32页
第五章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路径第32-44页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第32-34页
     ·苏南与苏北产业结构的对比第32-33页
     ·苏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第33-34页
   ·继续深化苏北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第34-35页
     ·苏北农村市场化的障碍第34-35页
     ·苏北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对策第35页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拓展农业外延第35-36页
     ·苏南苏北农业生态旅游比较第35-36页
     ·苏北发展农业旅游的措施第36页
   ·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促进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第36-38页
     ·苏北劳动力培训与苏南的差距第37页
     ·加大对苏北农村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培训,变人口资源为人才资源第37-38页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第38-40页
     ·苏南、苏北农村土地流转的对比第39-40页
     ·创新苏北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第40页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第40-42页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作用第40-41页
     ·苏南苏北农村信息化建设程度对比第41页
     ·苏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第41-42页
   ·提高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创建服务型基层组织第42-44页
     ·苏北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和服务意识比苏南薄弱第42页
     ·提高苏北农村基层组织领导能力的途径第42-44页
结束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设计事理学理论的数码产品设计研究
下一篇:乡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合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