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低能氮离子束诱变筛选盐霉素产生菌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离子束简介第10-11页
     ·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兴起第10页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的应用第10-11页
   ·盐霉素简介第11-14页
     ·盐霉素及盐霉素产生菌第11-12页
     ·盐霉素的使用(用途)第12-14页
     ·盐霉素的作用机理第14页
     ·盐霉素的市场规模第14页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盐霉素产生菌诱变育种与高产菌株的筛选第16-27页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6-21页
     ·实验菌种第16页
     ·仪器设备第16-17页
     ·主要试剂第17页
     ·培养基制备第17-18页
     ·盐霉素发酵培养液化测检测方法第18页
     ·盐霉素中间品检验规程第18-19页
     ·白色链霉菌的氮离子注入诱变筛选方法第19-21页
   ·结果及分析第21-26页
     ·氮离子注入白色链毒菌存活率的影响第21-22页
     ·氮离子注入白色链霉菌的诱变效果第22-24页
     ·传代稳定性实验第24-25页
     ·氮离子注入对白色链霉菌菌落形态的影响第25页
     ·氮离子注入白色链霉菌生长量的测定第25-26页
   ·讨论第26-27页
第三章 高产菌株培养优化实验第27-35页
   ·实验材料第27-28页
     ·材料第27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7-28页
     ·分离培养基和斜面培养基第28页
   ·方法与结果第28-33页
     ·突变株对通气量的敏感性考察第28页
     ·突变株的生长速率考察第28-29页
     ·突变株接种量考察第29-30页
     ·PH控制优化第30页
     ·不同的豆油加量对发酵水平的影响第30-31页
     ·突变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31-32页
     ·碳酸钙加量考察第32-33页
   ·讨论第33-35页
第四章 氮离子注入对盐霉素产生菌的SOD、CAT、POD活性的影响第35-40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和方法第35-36页
     ·仪器第35页
     ·主要试剂第35-36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6-39页
     ·粗酶液制备第36页
     ·三种保护酶酶活的测定第36-38页
     ·测试结果第38-39页
   ·讨论第39-40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40-42页
   ·结论第40页
   ·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锡林浩特民航机场鸟类生态学研究及鸟击风险评价
下一篇: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短花针茅草原植被分析与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