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9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3-17页 |
三 论文概要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所做的主要工作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概述 | 第19-27页 |
一 国际短期资本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第19-21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9页 |
(二) 国际短期资本的分类 | 第19-21页 |
二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新特点 | 第21-23页 |
(一)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增长 | 第21页 |
(二) 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主体 | 第21-22页 |
(三) 新兴资本市场受到"热钱"的青睐 | 第22页 |
(四)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衍生化" | 第22-23页 |
(五)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 第23页 |
三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7页 |
(一) 利率因素 | 第23-24页 |
(二) 汇率预期因素 | 第24-25页 |
(三) 风险因素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的依据:效应分析 | 第27-39页 |
一 国际短期资本对资本流入国的冲击效应 | 第27-35页 |
(一)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削弱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 | 第27-28页 |
(二) 资本流入影响流入国汇率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 第28-32页 |
(三)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加大金融体系脆弱性风险 | 第32-34页 |
(四)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增加汇率管理和汇率制度选择的难度 | 第34-35页 |
二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的负效应 | 第35-37页 |
(一)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冲击国际货币体系 | 第35-36页 |
(二)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引发国际金融动荡 | 第36-37页 |
(三)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导致持久性国际收支失衡 | 第37页 |
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情况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国目前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39-51页 |
一 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渠道 | 第39-41页 |
二 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三 对当前"热钱"入境规模的测度方法及比较 | 第43-48页 |
(一) “错误与遗漏”法 | 第43-44页 |
(二) 残差法 | 第44-45页 |
(三) 修正后的残差法估算热钱规模 | 第45-48页 |
四 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原因浅析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合国际经验加强中国国际短期资本管理的建议 | 第51-64页 |
一 典型国家对国际短期资本监管实践及评价 | 第51-56页 |
(一) 行政管制手段 | 第51-53页 |
(二) 价格型调控手段 | 第53-55页 |
(三) 相关配套改革 | 第55页 |
(四) 管制效果评估 | 第55-56页 |
二 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改革及政策建议 | 第56-64页 |
(一) 当前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现状及政策评价 | 第56-59页 |
(二) 中国资本监管原则及目标的选择 | 第59-60页 |
(三) 中国对国际短期资本监管的改革及政策建议 | 第60-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二 有待完善之处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