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煤在德士古气化工艺中适应性及技术经济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第14-18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淮北矿区煤炭资源概况 | 第19-20页 |
·淮北矿区煤炭煤层与煤质 | 第19页 |
·淮北矿区煤炭储量 | 第19-20页 |
·Texaco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技术 | 第20-23页 |
·Texaco水煤浆气流床气化工艺概况 | 第20-21页 |
·煤质对Texaco气化装置运行的影响 | 第21-23页 |
·煤灰特性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煤灰特性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页 |
·煤灰特性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Texaco气化反应机理 | 第26页 |
·Texaco气化炉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元素质量守恒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9-35页 |
·煤样的基础数据分析 | 第29-31页 |
·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29-30页 |
·煤灰熔融温度分析 | 第30-31页 |
·煤灰化学成分分析 | 第31页 |
·实验方法及仪器 | 第31-35页 |
·煤灰熔融温度测试 | 第31-32页 |
·矿物组成测试 | 第32-33页 |
·水煤浆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3 助熔剂改善淮北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35-43页 |
·单矿渣助熔剂改善淮北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35-40页 |
·KZ1#助熔剂改善淮北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35-36页 |
·KZ20#助熔剂改善淮北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36页 |
·KZ24-Ⅱ#助熔剂改善淮北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36-37页 |
·不同单助熔剂改善同一种煤灰熔融温度效果比较 | 第37-40页 |
·复合助熔剂改善淮北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40-41页 |
·复合助熔剂的优选 | 第40-41页 |
·复合助熔剂的助熔效果验证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4 配煤及添加助熔剂改善淮北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43-50页 |
·配煤改善淮北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43-45页 |
·L1煤与淮北煤配煤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L2煤与淮北煤配煤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4页 |
·L3煤与淮北煤配煤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助熔剂改善配煤煤灰熔融温度的研究 | 第45-49页 |
·单助熔剂对配煤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复合助熔剂对配煤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高温煤灰矿物行为及助熔剂助熔机理研究 | 第50-60页 |
·原煤的晶体矿物组成分析 | 第50-53页 |
·原煤中晶体矿物定性分析 | 第50-51页 |
·原煤中晶体矿物定量分析 | 第51-53页 |
·高温煤灰矿物行为研究 | 第53-56页 |
·A煤灰高温矿物演变分析 | 第53-55页 |
·D煤灰高温矿物演变分析 | 第55-56页 |
·助熔剂的助熔机理分析 | 第56-59页 |
·助熔剂对A煤助熔机理分析 | 第56-58页 |
·助熔剂对D煤助熔机理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6 淮北煤成浆性能研究 | 第60-70页 |
·淮北原煤水煤浆性能研究 | 第60-61页 |
·助熔剂对淮北矿区煤水煤浆性能影响研究 | 第61-64页 |
·配煤对淮北矿区煤制浆性能研究 | 第64-68页 |
·煤样与L2配煤制浆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煤样与L3配煤制浆性能分析 | 第66-68页 |
·制浆后煤灰熔融温度分析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7 淮北煤技术经济研究 | 第70-76页 |
·助熔剂添加量对合成气产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氧煤比变化对合成气产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水煤浆浓度变化对合成气产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淮北煤技术经济分析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