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确认的法理分析 | 第11-16页 |
(一) 股东与股东权利 | 第11页 |
(二) 有限责任股东身份取得的限制 | 第11-14页 |
(三)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的取得方式 | 第14-16页 |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确认的原则 | 第16-19页 |
(一) 维护团体法律关系的稳定性 | 第16页 |
(二) 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 第16-17页 |
(三) 体现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 | 第17-18页 |
(四) 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 第18页 |
(五) 制裁规避法律的行为 | 第18-19页 |
三、认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的证据分析 | 第19-28页 |
(一) 签署公司章程并被公司章程记载为股东对认定原始股东身份具有决定性意义 | 第19-20页 |
(二) 股东名册的记载对认定股东身份具有推定的效力 | 第20-22页 |
(三) 工商登记文件在确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四) 实际出资不是取得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的决定性条件 | 第24-26页 |
(五) 股权流转资料不是继受取得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的充分证据 | 第26页 |
(六) 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的当事人并不当然具备公司股东身份 | 第26-28页 |
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认定过程中证据冲突的解决 | 第28-31页 |
(一) 形式化证据与实质性证据相冲突的处理 | 第28-29页 |
(二) 股东身份确认中涉及不同关系的处理 | 第29-31页 |
五、几种具体情形下的股东身份认定 | 第31-35页 |
(一) 瑕疵出资情形下有限责任公司原始股东身份的认定 | 第31-32页 |
(二) 瑕疵股权转让后的股东身份确认 | 第32页 |
(三) 存在隐名出资情形下的股东身份确认 | 第32-33页 |
(四) 挂名股东转让股权后股东身份的确认 | 第33页 |
(五) 冒名股东的处理 | 第33-34页 |
(六) 干股股东的处理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