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33页 |
1. 红菇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2. 食药兼用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 第16-26页 |
3. 多糖作用受体机制 | 第26-29页 |
4、生物体衰老研究 | 第29-31页 |
5、食药兼用真菌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1-33页 |
第一部分 红菇深层液体培养优化实验 | 第33-45页 |
1 材料 | 第33-34页 |
2 方法 | 第34-37页 |
·菌种的活化及摇瓶培养 | 第34页 |
·菌丝体多糖的制备、纯化 | 第34页 |
·红菇多糖鉴定与含量测定 | 第34-36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36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36页 |
·碳源、氮源的单因素筛选试验 | 第36页 |
·碳源、氮源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 第36页 |
·无机盐试验 | 第36页 |
·评价指标 | 第36-37页 |
·多因素正交分析 | 第37页 |
3 结果 | 第37-43页 |
4 讨论 | 第43-44页 |
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二部分 红菇菌丝及其深层培养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45-56页 |
·材料 | 第45-46页 |
·方法 | 第46-47页 |
·培养基、抑菌剂制备 | 第46页 |
·菌丝体抑菌活性实验 | 第46页 |
·深层培养液抑菌活性实验 | 第46-47页 |
·不同温度条件对抑菌效果影响 | 第47页 |
·不同pH对抑菌效果影响 | 第47页 |
·稀释法定量测定MIC | 第47页 |
·生长曲线调节实验 | 第47页 |
·真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 | 第47页 |
·结果 | 第47-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部分 红菇多糖(RPS)调节小鼠免疫功能试验 | 第56-66页 |
·材料 | 第56-57页 |
·方法 | 第57-59页 |
·动物分组取材 | 第57页 |
·小鼠脾脏胸腺组织切片的制备 | 第57-58页 |
·小鼠脾脏系数、胸腺系数的测定 | 第58页 |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第58页 |
·抗体生成实验 | 第58页 |
·脾脏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58-59页 |
·红菇多糖(RPS)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 | 第59页 |
·统计处理 | 第59页 |
·结果 | 第59-62页 |
·讨论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部分 红菇多糖(RPS)对巨噬细胞活化作用机理 | 第66-77页 |
·材料 | 第66-67页 |
·方法 | 第67-71页 |
·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67-68页 |
·腹腔巨噬细胞的培养和纯化 | 第68页 |
·红菇多糖(RPS)巨噬细胞TLR4受体激活作用 | 第68-70页 |
·红菇多糖对巨噬细胞IL-1含量影响 | 第70页 |
·巨噬细胞NF-κB免疫细胞学染色 | 第70页 |
·统计处理 | 第70-71页 |
·结果 | 第71-73页 |
·讨论 | 第73-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附图 | 第86-90页 |
个人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