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樟树人工林土壤温度分布及其热性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2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7页
   ·土壤中导温率的计算第17-20页
   ·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热性质的关系第20-22页
     ·土壤热扩散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第20-21页
     ·土壤导热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第21页
     ·土壤导热率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第21-22页
     ·土壤比热和土壤容积比热第22页
   ·研究成果概况第22-24页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4-30页
   ·试验区概况第24-25页
   ·观测和实验内容第25-26页
   ·观测方法第26页
   ·实验仪器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30页
     ·烘干恒重法第26-27页
     ·容重环刀法第27-28页
     ·比重瓶法第28-29页
     ·土壤pH的测定第29-30页
3 樟树人工林内和林内空地土壤温度分布第30-40页
   ·地表温第31-33页
     ·分布型第31-32页
     ·最高低温出现时刻第32-33页
     ·日变幅度第33页
   ·土壤温度第33-38页
     ·分布型第33-35页
     ·温度梯度和热力流向第35-38页
   ·土壤温度波动第38-39页
   ·本章总结第39-40页
4 樟树人工林内和林内空旷地土壤热性质第40-51页
   ·樟树人工林土壤的三相组合第40-43页
   ·樟树人工林的土壤含水率第43-44页
   ·土壤容积热容量第44-46页
   ·土壤热扩散率第46-48页
   ·土壤导热率第48-49页
   ·小结第49-5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1-55页
   ·结论第51-53页
     ·樟树人工林内和林内空地土壤温度分布第51-52页
     ·樟树人工林内和林内空地土壤热性质第52-53页
   ·讨论第53-55页
6 创新点、不足及研究展望第55-57页
   ·创新点第55页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55页
   ·研究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市枫香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
下一篇:湘中丘陵区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地表N2O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