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新疆非法教学经活动总体情况 | 第11-15页 |
(一) 绝大部分非法学经人员的动机缘于穆斯林朴素的宗教需求,但非法教经人员却各怀鬼胎 | 第11-12页 |
(二) 从非法教经点发展演变成为“圣战”培训班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 第12-13页 |
(三) 更加注重研究公安机关打击手段和法律依据,教经形式灵活多样,覆盖面广煽动性强、隐蔽性高 | 第13页 |
(四) 发案部位主要集中在农村,宗教场所以外的社会面成为多发难控的地方,活动空间覆盖新疆南北疆各地,但根子在南疆 | 第13-14页 |
(五) 随着人口的流动,非法宗教活动也呈现出流动、跨区教经的特点,一些宗教极端分子以此为掩护,更加注重异地培训,迁徙“圣战” | 第14页 |
(六) 宗教极端传承体系影响深远、危害巨大,宗教极端组织团伙成员、关系相互交叉,与境外有着密切的联系 | 第14-15页 |
二、非法教学经活动的原因分析 | 第15-22页 |
(一) 广大穆斯林群众具有朴素、强烈的宗教需求,是非法教学经活动屡禁不止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原因 | 第15-16页 |
(二) 浓厚的宗教氛围以及与民族习惯融为一体的宗教习惯,是非法教学经活动存在的重要社会基础 | 第16-17页 |
(三) 教育、文化工作的滞后、缺失,为非法教学经活动提供了滋生发展的空间 | 第17-18页 |
(四) “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渗透以及宗教极端势力的插手利用,是宗教极端活动猖獗的重要外部因素 | 第18-22页 |
三、工作意见和建议 | 第22-27页 |
(一) 正确认识宗教本身以及宗教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 第22-23页 |
(二)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切实加强文化、教育领域建设 | 第23-24页 |
(三) 理顺宗教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切实加强防范、查处工作.. | 第24-25页 |
(四) 努力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引导作用 | 第25-26页 |
(五) 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长治久安的根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