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20页 |
·国际收支结构 | 第12-15页 |
·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概念 | 第15-16页 |
·有关我国“双顺差”的文献述评 | 第16-20页 |
·“双顺差”的概念 | 第17页 |
·我国“双顺差”现状及其对国内经济影响方面的文献 | 第17-18页 |
·我国“双顺差”成因方面的文献 | 第18-19页 |
·我国“双顺差”持续性问题方面的文献 | 第19页 |
·我国“双顺差”改善措施方面的文献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双顺差”国际收支结构的现状 | 第20-34页 |
·国际收支结构中各账户差额的关系分析 | 第20-22页 |
·1994-2008 年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双顺差”情况分析 | 第22-34页 |
·我国国际收支及储备资产(外汇储备)总体情况 | 第22-24页 |
·经常账户结构的变动情况 | 第24-29页 |
·资本与金融账户结构的变动情况 | 第29-33页 |
·储备资产账户变动情况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双顺差”的可维持性分析 | 第34-46页 |
·“双顺差”可维持性模型 | 第34-37页 |
·经常账户顺差的可维持性模型 | 第35-36页 |
·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的可维持性模型 | 第36-37页 |
·我国“双顺差”短期可维持 | 第37-38页 |
·经常账户顺差短期可维持的实证分析 | 第37-38页 |
·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短期可维持的实证分析 | 第38页 |
·我国“双顺差”长期不可维持 | 第38-46页 |
·“双顺差”格局长期维持基础薄弱 | 第38-44页 |
·维持“双顺差”格局代价巨大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对策分析 | 第46-52页 |
·协调合理运用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 第47-49页 |
·全面准确运用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 第47-48页 |
·采取灵活适度的直接管制政策 | 第48页 |
·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 第48-49页 |
·外贸和外资政策应有所侧重 | 第49-50页 |
·把握正确的产业政策发展思路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