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极改性及产电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10页
1绪论第10-27页
    1.1引言第10-11页
    1.2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概述第11-19页
        1.2.1双槽式微生物燃料电池(DC-MFC)第12-13页
        1.2.2单槽式微生物燃料电池(SC-MFC)第13-14页
        1.2.3电极材料第14-16页
        1.2.4产电菌株第16-18页
        1.2.5质子交换膜第18-19页
    1.3MFCs在污水处理和能源领域的应用第19-22页
        1.3.1水处理第19-20页
        1.3.2生物发电第20-21页
        1.3.3生物制氢第21-22页
        1.3.4生物传感器第22页
    1.4MFCs电极材料的研究第22-24页
    1.5电子中介体第24-25页
    1.6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5-27页
        1.6.1研究目的第25-26页
        1.6.2研究内容第26-27页
2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7-38页
    2.1主要材料和仪器第27-28页
        2.1.1试剂第27-28页
        2.1.2主要仪器设备第28页
    2.2单槽式MFC运行条件第28-31页
        2.2.1培养环境第28-29页
        2.2.2菌种的来源和培养第29页
        2.2.3电极的预处理第29页
        2.2.4单槽式MFC的启动第29-31页
    2.3双槽式MFC运行条件第31-33页
        2.3.1培养环境第31页
        2.3.2菌种的来源和培养第31页
        2.3.3石墨棒电极的预处理第31页
        2.3.4质子交换膜预处理第31-32页
        2.3.5电解液的配制第32页
        2.3.6双槽式MFC的构建第32-33页
    2.4实验表征技术第33-34页
        2.4.1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3页
        2.4.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33页
        2.4.3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第33页
        2.4.4比表面积测试第33-34页
    2.5抗氧化DPPH试验第34页
    2.6总酚含量(TPC)测试第34页
    2.7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第34-35页
    2.8电化学分析第35-38页
        2.8.1循环伏安法第35-36页
        2.8.2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分析第36-37页
        2.8.3电化学阻抗分析第37-38页
3二氧化锰复合电极制备及其在MFC中的性能研究第38-44页
    3.1引言第38页
    3.2实验部分第38-39页
    3.3结构和形貌表征第39-41页
    3.4改性碳布用作MFCs阳极第41-43页
    3.5本章小结第43-44页
4五倍子提取物在MFC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4-60页
    4.1引言第44-45页
    4.2实验部分第45页
    4.3结果与讨论第45-59页
        4.3.1电化学活性评估第45-49页
        4.3.2温度因素影响第49-52页
        4.3.3剂量反应分析第52-55页
        4.3.4电功率密度分析第55-59页
    4.4本章小结第59-60页
5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MFC中的产电性能研究第60-71页
    5.1引言第60-61页
    5.2实验部分第61-62页
    5.3结果与讨论第62-70页
        5.3.1电化学活性评估第62-65页
        5.3.2电功率密度分析第65-68页
        5.3.3电子转移机制第68-70页
    5.4本章小结第70-71页
6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结论第71-72页
    6.2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相中过渡金属铼化合物催化CO_2分解的反应机理探究
下一篇:石墨相氮化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