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IPv6 协议简介及过渡阶段技术分析 | 第15-29页 |
·IPv6 协议简介及分析 | 第15-18页 |
·IPv6 协议简介 | 第15页 |
·IPv6 协议分析 | 第15-18页 |
·过渡时期主要技术分析 | 第18-28页 |
·双栈技术 | 第19-20页 |
·隧道技术 | 第20-27页 |
·地址转换技术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IPv4/IPv6 隧道安全性研究 | 第29-41页 |
·IPv6 与IPv4 安全性的比较 | 第29-33页 |
·IPv6 在安全性能上的改进 | 第29页 |
·IPv6 中的IPSec 标准 | 第29-31页 |
·IPv6 对传统网络安全的影响 | 第31-33页 |
·隧道环境下主要安全隐患及简单应对方式 | 第33-35页 |
·隧道可以避开安全检测 | 第33-34页 |
·检查和过滤隧道包将遇到挑战 | 第34页 |
·隧道机制带来的新漏洞 | 第34页 |
·隧道地址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 | 第34-35页 |
·修改服务器设置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 | 第35页 |
·主要隧道类型的安全问题研究 | 第35-40页 |
·6over4 隧道安全问题 | 第35-36页 |
·6to4 隧道安全问题 | 第36页 |
·ISATAP 隧道安全问题 | 第36-37页 |
·Teredo 隧道安全问题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IPv4/IPv6 隧道安全应急系统总体设计 | 第41-47页 |
·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 | 第41页 |
·系统的总体框架 | 第41-42页 |
·系统的部署环境 | 第42-43页 |
·系统的总体流程 | 第43-46页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IPv4/IPv6 隧道安全应急系统主要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7-72页 |
·数据包捕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0页 |
·数据包捕获模块 | 第47-48页 |
·数据包预处理模块 | 第48-50页 |
·攻击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66页 |
·路由欺骗攻击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4页 |
·隧道包攻击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61页 |
·IPv6 包攻击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63页 |
·链表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66页 |
·应急响应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6-71页 |
·应急响应模块的攻击响应情况和响应流程 | 第66-67页 |
·主动响应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7-69页 |
·被动响应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9-70页 |
·与安全管理服务器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IPv4/IPv6 隧道安全应急系统的测试 | 第72-85页 |
·系统测试环境 | 第72-73页 |
·测试工具分析 | 第73-74页 |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74-84页 |
·系统测试步骤与结果 | 第74-84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