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构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9-17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第10-13页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思路第10-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1章 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概述第17-27页
   ·构建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的背景第17-23页
     ·国际背景第17-20页
     ·国内背景第20-23页
   ·构建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的必然性第23-24页
   ·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的内涵第24-26页
     ·概念第24页
     ·制度所处阶段的界定第24-25页
     ·包含的具体内容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2章 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的价值分析第27-37页
   ·从宏观角度进行价值分析第27-32页
     ·彰显程序正义第28-31页
     ·保障人权第31-32页
   ·从微观角度进行价值分析第32-35页
     ·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我国的国际义务第32-33页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第33页
     ·有利于死刑适用的准确性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的域外考察第37-45页
   ·我国台湾地区的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第37-38页
   ·美国死刑执行程序中的救济制度第38-41页
   ·日本的死刑执行程序和救济制度第41-43页
   ·俄罗斯死刑执行程序中的救济制度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构建我国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的基本构想第45-56页
   ·死刑执行阶段暂停执行制度第45-47页
     ·定义第45-46页
     ·适用条件第46页
     ·适用对象和申请主体第46-47页
   ·死刑执行阶段申请再审制度第47-48页
     ·定义第47页
     ·适用对象和申请主体第47页
     ·适用条件第47-48页
   ·死刑执行阶段减刑制度第48-49页
     ·定义第48页
     ·适用对象和申请主体第48页
     ·适用情形第48-49页
     ·有权决定机关第49页
   ·死刑执行阶段赦免制度第49-54页
     ·定义第50页
     ·种类第50-51页
     ·启动程序第51-52页
     ·有权决定机关第52-53页
     ·可以考虑予以赦免的条件第53-54页
   ·对特别救济制度的监督机制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刑程序理论基础研究
下一篇:论企业法人吊销营业执照及其诉讼主体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