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

两相体系中甾体微生物转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0页
   ·甾体激素药物概述第11-12页
   ·甾体药物的研究简史第12-14页
   ·甾体药物微生物转化概述第14-18页
   ·甾体药物的C_(1,2)脱氢的研究机理第18-20页
     ·甾体药物的C_(1,2)脱氢第18-19页
     ·具备甾体药物C_(1,2)脱氢能力的微生物第19页
     ·甾体C_(1,2)脱氢酶性质及反应机理第19-20页
   ·甾体激素药物微生物转化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第20-27页
     ·底物溶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提高溶解度第20-21页
     ·微粉化底物第21页
     ·固定化细胞第21页
     ·原生质体技术第21-22页
     ·双水相体系转化第22-23页
     ·环糊精包合技术第23页
     ·有机相/水两相体系中生物转化第23-27页
       ·有机相/水两相体系概述第23-24页
       ·两相体系中甾体微生物转化反应的优点第24页
       ·两相体系中的甾体C_(1,2)位脱氢的应用第24-25页
       ·两相体系中影响甾体微生物转化的因素第25-27页
         ·有机溶剂的选择第25-26页
         ·两相组成第26页
         ·两相体积比的影响第26页
         ·外来电子受体第26-27页
         ·微生物细胞浓度第27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7-30页
     ·依西美坦的理化性质第27页
     ·依西美坦的临床药用功效第27-28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两相体系的构建第30-43页
   ·引言第30-31页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1-32页
     ·菌种第31页
     ·培养基第31页
     ·主要试剂第31-32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6页
     ·发酵培养基组成的筛选第32-33页
     ·菌体培养方法第33页
     ·TTC甾体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第33-34页
     ·发酵培养基组成的筛选第34页
     ·底物水溶解度测定第34-35页
     ·有机溶剂/水两相体系中简单节杆菌细胞存活率的测定第35页
     ·两相体系中水相的组成第35-3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简单节杆菌的菌落形态第36页
     ·发酵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第36-37页
     ·底物溶解度标准曲线第37-38页
     ·底物和产物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第38-39页
     ·有机溶剂对简单节杆菌存活率的影响第39-41页
     ·两相体系中水相的组成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两相体系中简单节杆菌生物转化制备依西美坦第43-54页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4-45页
       ·菌种第44页
       ·培养基第44页
       ·主要试剂第44-45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45页
     ·实验方法第45-46页
       ·菌体培养方法第45页
       ·脱氢酶酶活检测方法第45-46页
       ·二甲苯/发酵液两相体系中简单节杆菌细胞对底物C_(1,2)脱氢第46页
       ·TLC法甾体转化检测第46页
       ·HPLC法甾体转化检测第4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摇瓶装液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第46-47页
     ·底物初始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第47-48页
     ·摇床转速对转化率的影响第48-49页
     ·转化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第49页
     ·转化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第49-50页
     ·维生素K_3的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第50-51页
     ·生物转化的TLC图第51-52页
     ·生物转化的HPLC检测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54-56页
   ·结论第54-55页
   ·建议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附录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8-羟基喹啉氧钒、铁和锰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选择氧化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