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燃料电池废热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总体方案研究 | 第16-24页 |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 第16-17页 |
·燃料电池发动机热分析 | 第17-19页 |
·热量的来源 | 第17-18页 |
·热量的散发途径 | 第18-19页 |
·保持燃料电池发动机热平衡的必要性及对冷却装置的基本要求 | 第19-21页 |
·保持燃料电池发动机热平衡必要性 | 第19-21页 |
·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装置的基本要求 | 第21页 |
·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图的确定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仿真数学物理模型 | 第24-31页 |
·GT-COOL简介 | 第24页 |
·数学模型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4-25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25-26页 |
·管路模块 | 第26-27页 |
·管道壁面摩擦损失 | 第26页 |
·管道壁面压力损失 | 第26-27页 |
·壁面传热模型 | 第27页 |
·燃料电池发动机模型 | 第27-29页 |
·冷却系统模块 | 第29-30页 |
·散热器模型 | 第29页 |
·水泵模型 | 第29-30页 |
·风扇模型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31-40页 |
·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仿真模型 | 第31-35页 |
·模型验证 | 第35-36页 |
·冷却系统各部件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6-39页 |
·环境温度对于冷却系统的影响 | 第36-37页 |
·水泵流量对于冷却系统的影响 | 第37-38页 |
·风速对于冷却系统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模块化设计研究 | 第40-49页 |
·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模块化设计概念 | 第40-41页 |
·大功率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模块化设计目标 | 第41页 |
·大功率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关键参数确定 | 第41-42页 |
·散热器匹配计算 | 第41-42页 |
·水泵 | 第42页 |
·大功率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案 | 第42-44页 |
·基于GT-COOL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却系统模块化建模 | 第44-48页 |
·模型建立 | 第44-47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废热利用研究 | 第49-60页 |
·PEMFC发动机废热利用途径 | 第49-50页 |
·利用余热制冷 | 第49页 |
·回收尾气中的压力能 | 第49-50页 |
·尾气热量及水回收 | 第50页 |
·PEMFC发动机尾气能量及水回收装置设计 | 第50-55页 |
·水回收装置设计目标 | 第50页 |
·水回收装置设计方法 | 第50-54页 |
·水回收装置方案 | 第54-55页 |
·尾气水分回收装置实验数据分析 | 第55-59页 |
·尾气水分回收装置进气阻力测试 | 第55-56页 |
·ARBIN系统温度及湿度标定 | 第56页 |
·水回收装置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水回收装置可行性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