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33页 |
第一节 系统性风险的界定 | 第15-18页 |
第二节 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18-21页 |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与危机传播 | 第21-24页 |
第四节 系统性风险的危害 | 第24-26页 |
第五节 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第六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框架思路和创新点 | 第28-33页 |
·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创新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现代证券市场的变化 | 第33-65页 |
第一节 现代股票市场特点——非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增强 | 第33-38页 |
·传统理论下资产价格的确定与现实资本市场的偏离 | 第34-35页 |
·基础价值偏离与经济泡沫 | 第35-38页 |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 | 第38-51页 |
·虚拟经济的特质 | 第39-40页 |
·系统性风险与经济的虚拟化 | 第40-42页 |
·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 第42-43页 |
·系统性风险与国外金融危机的经验 | 第43-51页 |
第三节 经济虚拟化与金融自由化下股市影响因素的变化 | 第51-61页 |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与汇率体系的变化 | 第51-52页 |
·全球范围的外汇体制和管制变革对各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 第52-54页 |
·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 第54-57页 |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 | 第57-59页 |
·汇率、利率与股票价格的相互影响关系 | 第59-61页 |
第四节 系统性风险来源——基于虚拟资产价格波动的统一解释框架 | 第61-65页 |
第三章 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第65-101页 |
第一节 与证券市场相关的系统性风险问题 | 第65-72页 |
·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来源 | 第65-67页 |
·市场波动与系统性风险 | 第67-70页 |
·市场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 | 第70-72页 |
第二节 市场微观机制与系统性风险 | 第72-78页 |
·市场主体自身风险 | 第72-75页 |
·市场交易风险和相应限制措施 | 第75-78页 |
第三节 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 第78-82页 |
·传统的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度量方法 | 第78-79页 |
·风险度量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79-82页 |
第四节 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风险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2-101页 |
·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现状 | 第82-87页 |
·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变化趋势 | 第87-92页 |
·中美证券市场波动溢出与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92-101页 |
第四章 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机制 | 第101-128页 |
第一节 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思想 | 第103-110页 |
·基础指标:综合微观审慎指标 | 第103-105页 |
·宏观审慎指标 | 第105-108页 |
·对中间指标——市场指标的分析 | 第108-110页 |
第二节 系统性风险预警预测模型 | 第110-119页 |
·对现有经典模型的介绍 | 第110-114页 |
·对所谓创新模型的介绍 | 第114-119页 |
第三节 金融风险压力指数测度 | 第119-123页 |
第四节 已有预警指标总结和基于资金流量矩阵表的系统性风险预警体系 | 第123-128页 |
第五章 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理念 | 第128-144页 |
第一节 内在化系统性风险的外部性是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128-132页 |
第二节 系统性风险监管应该坚持关注整体风险而不是"分割"监管的理念 | 第132-134页 |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监管应该基于风险管理而不是基于事先设定的规则框架的原则 | 第134-136页 |
第四节 系统性风险不能仅凭对金融机构的监测数据来判断 | 第136-140页 |
第五节 对系统性风险监管方式的分析 | 第140-144页 |
·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最后贷款人方式分析 | 第140-142页 |
·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方式的分析 | 第142-144页 |
第六章 对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管理的思考——宏观审慎监管 | 第144-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