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状配电网能量/信息交换基站研究
| 致谢 | 第5-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         1.2.1 我国配电网的发展需求 | 第13-14页 | 
|         1.2.2 国内外配电网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2.3 配电网发展趋势 | 第16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2 蜂巢状配电网简介 | 第18-27页 | 
|     2.1 蜂巢状配电网的提出 | 第18-20页 | 
|         2.1.1 我国配电网现存不足 | 第18-19页 | 
|         2.1.2 未来电源的特点 | 第19页 | 
|         2.1.3 蜂巢状配电网拓扑 | 第19-20页 | 
|     2.2 蜂巢状配电网组成 | 第20-23页 | 
|         2.2.1 “源网荷储”规范配置的微电网 | 第21-22页 | 
|         2.2.2 能量/信息交换基站 | 第22页 | 
|         2.2.3 调控中心 | 第22-23页 | 
|     2.3 蜂巢状配电网特点 | 第23-24页 | 
|     2.4 蜂巢状配电网的扩展与变形 | 第24-27页 | 
| 3 能量/信息交换基站构成及其数学模型 | 第27-43页 | 
|     3.1 储能模块容量确定 | 第27-30页 | 
|     3.2 储能模块与变换器的拓扑及其数学模型 | 第30-40页 | 
|         3.2.1 储能模块拓扑及其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         3.2.2 变换器拓扑及其数学模型 | 第32-40页 | 
|     3.3 与能量路由器的异同 | 第40-43页 | 
|         3.3.1 与能量路由器相同 | 第41页 | 
|         3.3.2 与能量路由器差异 | 第41-43页 | 
| 4 微电网运行状态评估 | 第43-49页 | 
|     4.1 交流微电网功率缺额估算 | 第43-46页 | 
|     4.2 直流微电网功率缺额估算 | 第46-47页 | 
|     4.3 微电网功率估算的处理 | 第47页 | 
|     4.4 微电网故障判断与处理 | 第47-49页 | 
| 5 能量/信息交换基站本地控制策略 | 第49-68页 | 
|     5.1 决策层控制策略 | 第49-54页 | 
|         5.1.1 约束条件 | 第49-51页 | 
|         5.1.2 功率决策算法 | 第51-54页 | 
|     5.2 变换器层控制策略 | 第54-60页 | 
|         5.2.1 基站储能变换器控制策略 | 第54-55页 | 
|         5.2.2 AC/DC换流器控制策略 | 第55-60页 | 
|         5.2.3 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 第60页 | 
|     5.3 阀组层控制策略 | 第60-61页 | 
|     5.4 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 第61-68页 | 
|         5.4.1 仿真系统构成 | 第61-62页 | 
|         5.4.2 仿真过程 | 第62-68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     6.2 未来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