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河北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调蓄条件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地下水调蓄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国外地下水调蓄研究第9-10页
        1.2.2 国内地下水调蓄研究第10-11页
        1.2.3 调蓄空间第11-13页
        1.2.4 调蓄水源第13页
        1.2.5 补水能力第13-14页
        1.2.6 给水能力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黑龙港地区概况第17-31页
    2.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第17-18页
    2.2 气象水文第18-21页
        2.2.1 气象第18-20页
        2.2.2 水文第20-21页
    2.3 地质条件第21-24页
        2.3.1 区域地质及地形地貌第21-23页
        2.3.2 第四纪地质第23-24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第24-31页
        2.4.1 地下水含水系统特征第24-26页
        2.4.2 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第26-29页
        2.4.3 地下水化学系统特征第29-31页
第三章 黑龙港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及问题第31-35页
    3.1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第31-32页
        3.1.1 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第31页
        3.1.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第31-32页
    3.2 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地质问题第32-35页
第四章 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调蓄条件综合分析第35-50页
    4.1 地下水调蓄空间第36-42页
        4.1.1 古河道分布特征第36-39页
        4.1.2 古河道储水能力分析第39-42页
    4.2 地下水调蓄水源第42-47页
        4.2.1 可利用水量第42-45页
        4.2.2 调蓄水源水质评价第45-47页
    4.3 地下水补给能力第47-48页
    4.4 地下水给水能力第48-50页
第五章 地下水调蓄有利地带的选取及其调蓄研究第50-68页
    5.1 有利地带的选取第50-52页
        5.1.1 有利地带的选取原则第50-51页
        5.1.2 地下水库边界确定和库容的计算方法第51页
        5.1.3 有利地带的选择及调蓄分析第51-52页
    5.2 典型调蓄有利地带调蓄研究第52-65页
        5.2.1 万堤地下水库第52-58页
        5.2.2 南宫地下水库第58-63页
        5.2.3 曲周地下水库第63-65页
    5.3 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调蓄方案及环境效益评估第65-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建议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池塘水产养殖多环境因子控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CD8+T细胞和CD103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