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海洋溴酚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35页
    1.1 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E)靶点研究第16-27页
        1.2.1 eIF4E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第16-18页
        1.2.2 eIF4E的生物学调控第18-20页
        1.2.3 以eIF4E及相关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第20-27页
        1.2.4 靶向eIF4E药物研究展望第27页
    1.3 PARP抑制剂研究进展第27-31页
        1.3.1 PARP抑制剂作用机制第27-30页
        1.3.2 PARP抑制剂临床研究第30-31页
        1.3.3 PARP抑制剂展望第31页
    1.4 海洋溴酚及衍生物抗肿瘤研究进展第31-33页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33-35页
第2章 溴酚-吲哚酮系列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筛选及机制研究第35-55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6-41页
        2.2.1 实验材料第36-39页
        2.2.2 试验方法第39-41页
    2.3 实验结果第41-52页
        2.3.1 溴酚-吲哚酮系列化合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第41-43页
        2.3.2 BOS-102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第43-44页
        2.3.3 BOS-102诱导A549细胞凋亡第44-46页
        2.3.4 BOS-102诱导A549细胞发生G0/G1期周期阻滞第46-47页
        2.3.5 BOS-102诱导A54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第47-49页
        2.3.6 BOS-102诱导A549细胞ROS积累第49-50页
        2.3.7 BOS-102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第50-51页
        2.3.8 BOS-102活化MAPK信号通路第51-52页
    2.4 实验讨论第52-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溴酚-噻唑系列化合物调控eIF4E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第55-97页
    3.1 引言第55-57页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7-63页
        3.2.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3.2.2 试验方法第58-63页
    3.3 实验结果第63-92页
        3.3.1 溴酚-噻唑系列化合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第63-65页
        3.3.2 EGPI-1可干扰eIF4E/eIF4G复合物第65-66页
        3.3.3 EGPI-1可结合在eIF4E活性位点第66-68页
        3.3.4 EGPI-1抑制eIF4E磷酸化第68-69页
        3.3.5 EGPI-1抑制PI3K/Akt/mTOR-4EBP1信号通路第69-71页
        3.3.6 EGPI-1可调控线粒体功能第71-81页
        3.3.7 EGPI-1诱导A549细胞ROS升高第81-82页
        3.3.8 EGPI-1诱导A549细胞凋亡第82-85页
        3.3.9 EGPI-1诱导A549细胞发生G0/G1期周期阻滞第85-86页
        3.3.10 EGPI-1抑制A549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第86-89页
        3.3.11 EGPI-1安全性好第89-91页
        3.3.12 EGPI-1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第91-92页
    3.4 实验讨论第92-96页
    3.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4章 PARP抑制剂活性筛选及抗肿瘤机制研究第97-129页
    4.1 引言第97-100页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00-105页
        4.2.1 实验材料第100-101页
        4.2.2 实验方法第101-105页
    4.3 实验结果第105-126页
        4.3.1 化合物11可选择性抑制PARP-1活性第105-107页
        4.3.2 缩胺基硫脲系列化合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第107-110页
        4.3.3 化合物11可结合在PARP-1活性位点第110-111页
        4.3.4 化合物11抑制SK-OV-3细胞DNA损伤修复和DNA复制过程第111-115页
        4.3.5 化合物11可诱导SK-OV-3细胞发生DNA双链损伤第115-116页
        4.3.6 化合物11抑制SK-OV-3细胞PAR形成第116-117页
        4.3.7 化合物11诱导SK-OV-3细胞凋亡和发生G2/M期周期阻滞第117-118页
        4.3.8 化合物11诱导SK-OV-3细胞ROA积累第118-119页
        4.3.9 化合物11诱导SK-OV-3细胞发生自噬第119-121页
        4.3.10 化合物11抑制SK-OV-3裸鼠移植瘤生长第121-123页
        4.3.11 化合物11安全性良好第123-126页
    4.4 实验讨论第126-128页
    4.5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5-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小区网络中面向异构资源的联合管理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三种病生理条件下大/小鼠体内胆酸盐的变化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