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

米多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胞苷酸羟甲基化酶和N-糖苷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4-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46页
    1.1 生物体中的5-羟甲基胞嘧啶第16-23页
        1.1.1 5-羟甲基胞嘧啶的简介第16-19页
        1.1.2 生物体中5-羟甲基胞嘧啶的合成方式第19-23页
    1.2 米多霉素的研究背景与进展第23-38页
        1.2.1 米多霉素的发现和应用第24-27页
        1.2.2 米多霉素衍生物第27-29页
        1.2.3 米多霉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第29-38页
    1.3 胞苷酸羟甲基化酶MilA和羟甲基胞苷酸N-糖苷酶MilB第38-41页
        1.3.1 胞苷酸羟甲基化酶MilA及其核糖底物特异性第38-40页
        1.3.2 羟甲基胞苷酸N-糖苷酶MilB及其底物特异性第40-41页
    1.4 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简介第41-45页
        1.4.1 蛋白质的各级结构第41-43页
        1.4.2 蛋白质的X射线晶体学第43-45页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45-4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6-65页
    2.1 菌株,质粒,引物和仪器第46-49页
        2.1.1 菌株第46页
        2.1.2 质粒第46-47页
        2.1.3 PCR引物第47-48页
        2.1.4 主要仪器及型号第48-49页
    2.2 实验材料第49-54页
        2.2.1 培养基和实验试剂第49-54页
    2.3 实验方法第54-65页
        2.3.1 菌种培养及保存第54页
        2.3.2 大肠杆菌质粒的小量提取第54页
        2.3.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54-55页
        2.3.4 DNA的沉淀,酶切,回收以及连接第55页
        2.3.5 大肠杆菌钙转感受态细胞制备第55-56页
        2.3.6 大肠杆菌钙转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56页
        2.3.7 蛋白表达及纯化第56-57页
        2.3.8 硒代蛋白的制备第57-58页
        2.3.9 蛋白结晶筛选及优化第58-60页
        2.3.10 X射线晶体衍射数据收集和处理第60页
        2.3.11 结构解析和精细修正第60-61页
        2.3.12 基因定点突变第61页
        2.3.13 5mCMP、5mdCMP和hmCMP的制备第61-62页
        2.3.14 MilA及其突变体蛋白的体外反应体系及检测方法第62页
        2.3.15 MilB及其突变体蛋白的体外反应及检测方法第62-63页
        2.3.1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3-65页
第三章 胞苷酸羟甲基化酶MilA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第65-101页
    3.1 研究背景及前期工作简介第65-68页
        3.1.1 胞苷酸羟甲基化酶MilA及其核糖底物特异性第65-68页
    3.2 MilA蛋白的晶体结构解析第68-80页
        3.2.1 MilA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68-70页
        3.2.2 MilA晶体生长和数据收集第70-74页
        3.2.3 MilA晶体重原子衍生物的制备以及硒代蛋白的表达、纯化、结晶和数据收集第74-77页
        3.2.4 结构解析和数据修正第77-78页
        3.2.5 MilA分别与CMP/dCMP/hmCMP的共结晶以及结构解析第78-80页
    3.3 MilA及MilA与底物复合物的整体结构第80-84页
        3.3.1 MilA及MilA与底物复合物的整体结构第80-82页
        3.3.2 MilA与CH和TS结构的比较第82-84页
    3.4 MilA、 CH和TS不同的底物特异性和催化特异性的结构基础第84-97页
        3.4.1 MilA的核糖底物识别特异性第85-91页
        3.4.2 MilA及其突变体的体外反应验证影响核糖底物识别特异性的氨基酸第91-93页
        3.4.3 MilA、CH和TS碱基识别特异性第93-94页
        3.4.4 MilA/CH催化的羟甲基反应和TS催化的甲基化反应第94-97页
    3.5 MilA与其同源蛋白的序列比对分析第97-101页
第四章 羟甲基胞苷酸N-糖苷酶MilB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第101-132页
    4.1 研究背景及前期工作简介第101-103页
        4.1.1 N-糖苷酶MilB对核糖底物/脱氧核糖底物的偏好性第101页
        4.1.2 N-糖苷酶MilB的天然底物是hmCMP第101-103页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3-129页
        4.2.1 MilB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103-104页
        4.2.2 MilB晶体生长和数据收集第104-105页
        4.2.3 硒代甲硫氨酸MilB蛋白的表达、纯化、结晶和数据收集第105-106页
        4.2.4 MilB及MilB E103A_hmCMP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和表征第106-109页
        4.2.5 MilB的二聚体结构及其与NDT蛋白家族的结构比较第109-111页
        4.2.6 MilB核糖底物/脱氧核糖底物的偏好性的结构基础第111-115页
        4.2.7 MilB,MilB E103A_hmCMP与MilB_CMP的晶体结构比较第115-116页
        4.2.8 MilB的活性位点中负责hmCMP识别的关键氨基酸第116-117页
        4.2.9 Arg23在hmCMP识别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及作用第117-119页
        4.2.10 MilB与其同源蛋白的序列比对分析第119-123页
        4.2.11 野生型MilB及其Arg23不同的突变体蛋白对hmCMP和CMP的水解活性第123-129页
    4.3 本章小结第129-13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32-135页
    5.1 本研究工作总结第132-133页
    5.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第133页
    5.3 进一步工作和展望第133-135页
        5.3.1 MilA催化底物CMP加载羟甲基的机制第133-134页
        5.3.2 利用酶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米多霉素的生物合成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0页
致谢第140-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酸镁水泥砂浆与纤维粘结及其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聚乙烯醇纤维纳米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