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论文

上海“增产节约运动”研究(1959-1963)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上海“增产节约运动”的肇始第13-23页
    第一节 增产节约运动原因分析第13-17页
        一、国家面临严峻经济形势第13-15页
        二、上海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第15-16页
        三、生产领域浪费现象严重第16-17页
    第二节 增产节约运动的舆论宣传第17-23页
        一、市党委领导机关的动员第17-19页
        二、会议文件报刊杂志的宣传第19-21页
        三、广播电视媒介的引导第21-23页
第二章 上海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第23-45页
    第一节 “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阶段第23-26页
        一、反右倾鼓干劲促生产为中心(1959年5 月—1960年8 月)第23-24页
        二、保粮、保钢为中心(1960年8 月—1961年9 月)第24-25页
        三、经济调整和恢复为中心(1961年9 月—1963年4 月)第25-26页
    第二节 各行业“增产节约运动”的举措第26-45页
        一、党政事业机关第26-32页
            (一)开展整编压缩城市人口第27-29页
            (二)协调物资调拨供应第29页
            (三)积极堵塞浪费漏洞第29-30页
            (四)拓宽农副生产渠道第30-32页
        二、工业生产企业第32-39页
            (一)加强企业管理健全规章制度第32-34页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生产第34-35页
            (三)重视产品质量改进生产技术第35-37页
            (四)组织社会紧缺工业品的生产第37-39页
        三、农业生产领域第39-45页
            (一)完善郊区组织形式管理第39-41页
            (二)勤俭办社扩大耕种面积第41-42页
            (三)积极开展多种生产经营第42-43页
            (四)有计划有步骤推广技术第43-45页
第三章 上海“增产节约运动”的评价第45-59页
    第一节 上海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特点第45-50页
        一、参与对象广泛性与形式多样化第45-47页
        二、生产竞赛与典型示范相统一第47-48页
        三、党的领导和思政工作相促进第48-50页
    第二节 上海“增产节约运动”的成就第50-56页
        一、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第50-51页
        二、精简职工队伍节约行政开支第51-52页
        三、加快了工业企业生产的好转第52-54页
        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恢复第54-56页
    第三节 上海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局限性第56-59页
        一、无法摆脱特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第56-57页
        二、存在片面追求增产节约高指标现象第57-59页
余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的适用
下一篇:上海工人政治学校研究(1952.5-19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