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引言 | 第14-16页 |
1.2 量子行走 | 第16-22页 |
1.2.1 分离时间量子行走 | 第16-20页 |
1.2.2 连续时间量子行走 | 第20-22页 |
1.3 两周期分离时间量子行走 | 第22-26页 |
1.3.1 两周期分离时间量子行走的传输特性 | 第22-25页 |
1.3.2 两周期分离时间量子行走在实验中的实现 | 第25-26页 |
1.4 本文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劈裂步量子行走的拓扑特性 | 第28-42页 |
2.1 劈裂步量子行走 | 第28-29页 |
2.2 劈裂步量子行走的Zak相和平均手征位移 | 第29-33页 |
2.3 劈裂步量子行走的拓扑相图 | 第33-36页 |
2.4 平均手征位移的鲁棒性 | 第36-38页 |
2.5 Majorana态及其鲁棒性 | 第38-41页 |
2.6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相互作用两粒子逾渗分离时间量子行走 | 第42-54页 |
3.1 单粒子逾渗量子行走的传输特性 | 第42-45页 |
3.2 相互作用两粒子逾渗量子行走及联合概率分布 | 第45-49页 |
3.3 相互作用两粒子逾渗量子行走的平均距离和相遇概率 | 第49-52页 |
3.3.1 平均距离 | 第49-51页 |
3.3.2 相遇概率 | 第51-52页 |
3.4 结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0-71页 |